-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迈山生态茶园建设调查
景迈山生态茶园建设调查
早在清朝、民国时期,景迈山的茶就名声在外,当地人赶着马帮驮着茶叶,去缅甸、孟连、西盟等地换盐巴、粮食、洋货,这些混杂着螃蟹脚一起炒制的茶叶,成为外面市场的抢手货。解放后,国家长期施行统购统销政策,景迈山不能再单独打自己引以为傲的牌子,而先后成为了勐海茶厂、澜沧县茶厂的原料基地,其毛茶被收购去与其他地方的茶混拼加工。而当地人也只能老老实实在家种地,日复一日做着修补地球的工作,往年喝着自烤酒赶着骡马走四方,只能成为绝响,或为不可触及的回忆。
中国论文网 /7/view-7185909.htm
在这最寂寞的年代,景迈山依然是政府发展茶叶经济的一个重镇。1966年,澜沧县在景迈山组建一个茶叶培训班,种植了300亩密植茶园,开启澜沧县发展现代茶产业新模式,也不断地培育、输出一批批专业人才。现澜沧古茶公司董事长杜春峄作为当年最年轻的学员,就是那时起在景迈山开始了她的传奇。90年代初,惠民乡黄老乡长在景迈山抓现代丰产茶园建设,种了3000亩台地茶,并成立了景迈芒景联办茶厂,景迈山的青年们纷纷前去上班,古老的山村第一次大规模接受现代种茶、制茶技术的熏陶,如今当地做茶叶的能人,许多都有90年代在景迈芒景联办茶厂上班的经历。
就是这当年定植下的3000亩与周边惠民茶场的茶园,构成了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之外的另一个谱系,通过大规模的稀疏留养改造,化身为生态环境与种植模式接近古茶林的生态茶园,为云南种植面积最大、效益低的台地茶改造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两万亩生态茶园,虽然它们没有万亩古茶园那样荣耀的先天出身,但凭借古籽孕育和后天的不懈修炼,上演了野鸡变凤凰的传奇。笔者调查景迈山生态茶园建设,就是想为被过度妖魔化的台地茶正名,它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变成人见人爱的生态茶,这就是“景迈山台地茶升级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
当年景迈山的古茶树差点被砍掉,改成台地茶园。
景迈大寨的玉苏就是90年代参与种植3000亩台地茶的一个,“勐海许多古茶园改成台地,在那个片面追求产量的年代是一种先进的做法。惠民乡黄乡长也想在景迈山改,后来经仔细考量,觉得好好生长几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树改了可惜,还不如另开茶地。于是,1993年在景迈与芒景两村种了3000亩台地茶。当时开茶园留有许多空地,现在补种满了,有四五千亩。”
这3000亩台地茶园的种植与加工,由澜沧县茶厂(澜沧古茶公司前身)来实施,在景迈山组建“景迈芒景联办茶厂”(因为建在两个村的中间,两边的地都占到而得名)。出生于1976年的傣族小姑娘玉苏,成为最早进入联办茶厂上班的当地青少年,从1992年一直干到1996年,可谓将人生最美好的青葱岁月奉献给了景迈山的现代丰产茶园事业。
“我的老爷爷从民国时期就种茶,做成普洱茶,驮到缅甸换大米。在景迈山,我们的主业是种田、种地、种茶,卖茶叶是我们的零用钱。因家庭困难,我只读了六年级,有个小伴的父亲在农业经济合作站上班,我经常去那里玩,跟着他们说汉话,了解外面的新鲜事物。在寨子里我的汉话说得好,就被第一批选到县茶厂上班。”
玉苏是1992年底去的,开始帮忙煮饭,后来参与开辟茶园管理工作,这也是景迈山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大普及的年代。她说:“县茶厂在景迈、芒景大量招工,将年轻人都招去管茶园,一人管6亩。1995年建加工厂,当年开始加工一点,1996投产,并分设6个收购点(负责6个生产队的收鲜)。我当时负责收鲜叶(有好几个人负责收),并查堵鲜叶外流(即将基地鲜叶偷卖给外面的贩子),发现偷卖鲜叶的就罚款。当时古茶不值钱,联办茶厂只收基地的台地茶叶。古茶由外贸公司去收,其收购组设在现在景迈山小学。”
起源于景迈山的台地茶改造革命――生态稀疏留养。
2004年起,古树茶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台地茶就从过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香饽饽越来越不为人所待见。
而事实上,台地茶只是种在台地上的茶,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台地茶之所以名声臭,是因为过去追求丰产,密植,用化肥农药催,过度人工干预。台地茶通过生态、有机改造,也可升级成生态台地茶、有机台地茶。台地,仅指开地埂台种茶而已,至于好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采用哪套种植管护模式:是片面追求高产与卖相的,还是搞生态、有机,甚至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的。
台地茶,是个中性的词,却被妖魔化太久。
古树茶资源有限,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还是台地茶,涉及到无数茶农的直接收益,怎样为其提质增效,景迈山早在2007年就创造性地在探索“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搞生态稀疏留养”,并于2010年大规模推广,从而掀起了云南台地茶改造的革命,造福全省数百万茶农。
景迈、芒景早在1993年规模化种植3000多亩台地茶,加上周边的惠民茶场台地茶园,到2010年景迈山上的台地茶已达近2万亩。这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Y 01039.1-2019 油气集输管道和厂站完整性管理规范第1部分:总则.pdf VIP
- 劳动合同_劳动合同电子版下载8篇.docx VIP
- 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效脱碳退火工艺.pdf VIP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解析.pdf VIP
-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我的家人课件.pptx VIP
- SH_T 3046-2024《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pdf VIP
- 水运工程测量定额JTS-T 273-2024.docx
- 2025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附件1:公路桥梁护栏施工作业台车计算书.docx
- 2023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