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俊贤-一心“驻”在“城中村”
梁俊贤:一心“驻”在“城中村”
驻村近一年,从绥阳县农村走出来的梁俊贤,把三桥村当成自己故乡――进百家门、办百家事、解百家忧,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这个村,跟我的故乡完全不一样。”2015年初,贵州省文联联络部主任科员梁俊贤主动请缨参加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希望可以到偏远乡村挂职的他,对于被安排到贵阳市云岩区三桥村驻村挂职感到“有点意外”。不过现在,他跟这个“城中村”已经“融为一体”。
驻村近一年,从绥阳县农村走出来的梁俊贤,把三桥村当成自己故乡――进百家门、办百家事、解百家忧,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2015年11月,梁俊贤被确定为贵州省直机关“榜样青年”主题宣传活动典型青年。
“我是来驻村,不是来写生”
1月5日,贵阳洋溢在冬日暖阳之中。
梁俊贤的心也是“暖洋洋的”。这天上午,他来到结对帮扶对象――鄢新明家中进行回访,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看到曾经郁郁寡欢的鄢新明比过去多了笑容,梁俊贤打心里为她感到高兴。
年过五十的鄢新明身患多种疾病,行动不便,生活困难。来到三桥驻村的梁俊贤听闻情况后,立即把对方列为低保户,让她每个月可以依靠领取低保金保障基本生活。
从鄢新明家出来,回到村委办公室,有四五个村民在办公室等他帮忙协调房屋纠纷。把事情处理完后,他又急忙赶去安装太阳能路灯的现场协调工作……
梁俊贤曾担任过多年乡村教师。2010年,调到贵州省文联工作至今。
2015年初,满腔热情、一心想为百姓办点实事的梁俊贤,主动请缨参加全省同步小康驻村帮扶活动,并被派往贵阳市云岩区三桥村担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队长。
三桥村有800余户3300多人。除了本村村民以外,还有一万多外来人口。
“当时我就懵了,感觉很意外。”来自偏远农村的梁俊贤说:“原本希望被安排到边远山区农村挂职,却被派到了喧嚣的城中村。”
“我是来驻村的,不是来写生的。”驻村地点虽然非这位艺术文艺工作者所愿,但他还是马上调整心态:“到哪里驻村都是为百姓办事,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把驻村工作做到最好。”
关注民生赢取信任
尽管调整了心态――但这一次,42岁的梁俊贤还是感觉到了压力。
在他看来,驻村工作既不像在乡村学校教书那样单一,又不像在文联上班那样相对自由。
初来乍到,工作如何开展?梁俊贤采取的是“笨办法”――“挨家挨户调研走访,看看村民到底有什么诉求。”
换上胶底鞋,背上工作包,带着民情日记本和服务联系卡,梁俊贤天天行走在大街小巷、校园、企业、村民家里……与低保户、拆迁户、上访户、残疾户、鳏寡户、流动户等特殊群体拉家常、讲问题、谈心交心,收集社情民意,摸底民生需求。驻村近一年,他走访村民及特殊困难户600余户。
困难重重。“吃过不少闭门羹。”最初,村民以为这位驻村干部不过是来走走过场,“一阵风”之后就打道回府了。因此,村民并不信任他,他上门走访时,村民不给他开门,即使开了门也不给他好脸色。
微笑以对。“真情能够融化坚冰。”这并非他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文艺表达,而是他坚信“老百姓是讲感情的,你真诚对待老百姓,真心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接纳你,信任你。”
村民罗永梅一家8口,居住在漏水的陈旧房屋里已经四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对房屋进行维修。梁俊贤知晓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三个月时间就帮忙办理相关手续,进而得以把房屋翻新了。罗永梅一家感激不尽,逢人就说梁俊贤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干部”;
村里有两位残疾人,都十分希望能够拥有一把轮椅。梁俊贤知晓情况后,立即联系省残联和区残联,为二人各自申请到了一把轮椅;
村民班尚芬为拆迁补偿费问题,曾远赴北京上访。梁俊贤了解情况后,登门跟她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打开了她的心结,化解了矛盾……
面对这一件件、一桩桩关乎民生的实事,梁俊贤从不敢马虎,而是尽心尽力办好,让群众满意。
“小事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就有可能演化成大事。”自从梁俊贤把印有自己电话号码的“服务联系卡”发给村民之后,他的电话随时响起,他随时都要赶赴村民家中帮忙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纠纷。
自驻村以来,梁俊贤已经接访上访户53次,排查矛盾纠纷57起,解决矛盾纠纷46起。
一枝一叶总关情
梁俊贤坦承,自己可能是有点“私心”――教师出身的他,在驻村工作中对教育问题尤为关注。
前期走访,梁俊贤了解到三桥村前进小学、圣源小学和圣德小学等3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孩子享受不到更好的教育。
梁俊贤立即把这些问题向贵州省文联反映。省文联随后为农民工子弟学校送来乒乓球台、羽毛球拍、跳绳、电视机、字典等教育用具。
前进小学音乐课是由语文或数学老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