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罗携新作做客“海上电影论坛”.docVIP

梁波罗携新作做客“海上电影论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波罗携新作做客“海上电影论坛”

梁波罗携新作做客“海上电影论坛”   2016年1月15日下午,上海文联宽敞的文艺大厅热闹非凡,3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有女观众在观众席后排拉起了横幅――“永远年轻的梁老师,浦东姐妹热烈祝贺您!”过道里手捧鲜花的观众站了长长一排,气氛之热烈不输于当今“小鲜肉”们的见面会。《上海采风》杂志的微信粉丝团也纷纷赶来签到,自本刊公共微信平台发出活动预告后,后台收到了此起彼伏的报名申请。 中国论文网 /7/view-7216363.htm   2点整,“海上电影论坛”第五期《艺海波澜――梁波罗的艺术人生》暨梁波罗自传《艺海波澜》签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潇洒儒雅仍旧的表演艺术家梁波罗出场,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回忆他波澜起伏的艺术人生并畅谈他的创作感悟、艺术理念。此次活动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上海采风杂志社联合举办。   从奶妈口中的“波罗”到众星捧月的“小老大”   很多人曾问过梁波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跟水果有什么关系?跟佛教有什么关系?其实都没有。“因为我小时候长得很胖,圆嘟嘟的像一个球。爸爸听众人一夸,干脆唤我BALL(球),据此谐音,昵称我为Paul’,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洋名。但是把我养大的奶妈,发不出这个音,硬生生叫成波罗。从此乳名唤成大名,兼作艺名。”论坛上,梁波罗向观众道明了他名字的由来。他坦言,起初并不喜欢这个名字,拍了第一部戏《51号兵站》后,他就跟制片主任说,不再用这个名字了。“我说,我叫梁仁,我弟弟叫梁义。制片主任说,我们现在海报已经印好了,要改的话,这笔钱你出得起吗?后来这个名字就一直跟随了我七十多年。”梁波罗在“海上电影论坛”上笑着回忆道。   经典抗战电影《51号兵站》是梁波罗的代表作。论坛上梁波罗回忆,筹拍《51号兵站》时,海燕厂负责创作生产的副厂长徐桑楚动用了一批知名演员,不惜把海燕厂的“看家班底”都押上去了,但这些老艺术家都是配角,徐桑楚让进厂未满一年的新人梁波罗担当主角梁洪。要知道当时起用新人担当第一主角,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头一遭。梁波罗因成功饰演俊朗、机智的“小老大”梁洪而一夜成名。之后他又在《蓝色档案》《小城春秋》《豪门惊梦》《人之初》等众多电影、电视剧中,成功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唐国强力推“演员丛书”,   梁波罗成“上海榜首”   此次活动,表演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唐国强特地从北京飞到上海为梁波罗站台。论坛上,唐国强感慨道:“梁老师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很清新,很儒雅。我一直说,功夫在诗外,演技到了一定程度实际上比的就是文化。人家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梁老师就有这样的气质。我们现在缺的就是书卷气。”   作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会长,唐国强近些年来一直在为老电影人做些事情。论坛上,唐国强感慨道:“文革前片子很少,主角就更少了,演配角的很多都是老演员,他们的表演很精湛,但是因为评奖的人数有限,大家往往记不住他们,只记住了二十二大明星。这些老同志一辈子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行业,我们观众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认定,因此我们就搞了一个表演艺术奖来表彰这些几十年来默默无闻地工作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电影人。”   除了设立表演艺术奖,唐国强还有个心愿和计划:希望为当今德艺双馨的影视表演艺术家、演员作传,形成一套“演员丛书”。在他看来,现在电影基本上被年轻人“绑架”了,需要有人告诉年轻人,老一辈艺术家是怎么走过来的。唐国强说道:“文化之水是需要传承的。大家知道这些老同志们该挣钱的时候没有挣到钱,等到现在能挣钱的时候年龄又大了,尤其现在是市场经济,老同志往往被忽略了。其实他们本身就是财富,因为经历就是财富,怎样把这些财富挖掘出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由于经费的问题,丛书计划一再搁置。幸而2014年3月,人民交通出版社鼎力支持,开启了“演员丛书”项目。在丛书的榜单中,梁波罗不仅上榜,还成为“上海榜首”。唐国强力邀梁波罗拿起笔来加入队伍,于是便有了2016年新年开篇的梁波罗的《艺海波澜》。   “老老大”“不务正业”热衷于社会舞台   电影论坛本来是关于电影的专题论坛,但此次谈到了很多其他门类的艺术,概因梁波罗多才多艺,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此次“海上电影论坛”上,梁波罗特邀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他的同门师妹、京剧名家李炳淑,一起畅谈他与沪剧、京剧等姊妹艺术的缘分。除了戏曲情结,梁波罗还有“歌唱追求”。当年上海电视台第一次直播“中秋文艺晚会”,他的一曲《卖汤圆》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梁波罗还是新中国电影演员出版歌曲专辑第一人。   文学、表演、戏曲、朗诵、主持,梁波罗无一不精。有一些人觉得他“不务正业”,但梁波罗认为世上有许多优秀的文艺样式有待学习、借鉴。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