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树脂诊断饰面在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ocVIP

流体树脂诊断饰面在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的应用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体树脂诊断饰面在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流体树脂诊断饰面在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磨耗患者咬合重建中应用流体树脂诊断饰面作为过渡性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采用流体树脂诊断饰面作为过渡性修复体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后6个月复诊,对治疗前后患者主观感受指标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JD)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咬合重建6个月后,患者主观感觉满意,TMJD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其中肌痛和关节压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国论文网 /6/view-7245032.htm   [关键词]重度磨耗;咬合重建;过渡性修复体;流体树脂;诊断饰面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21-005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method of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attrition appling flowable nanocomposite mock-up as transitional restoration. Methods 11 patients with severe attrition were used flowable nanocomposite mock-up i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treatment. After six months,we assessed and analysised the change of the subjective sense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TMJD. Results After six months,all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flowable nanocomposite mock-up,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MJD improved markedly. Conclusion Flowable nanocomposite mock-up coud be used as trasnsitional restoration in occlusal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severe attrition;occlusal reconstruction;transitional restoration;flowable nanocomposite;mock-up   长期的牙列重度磨耗以及牙齿缺失常可导致颌位关系改变,颌间垂直距离降低,面下1/3变短,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导致咀嚼肌疲劳,是关节病的病因之一[1],临床上常需咬合重建。其中过渡性修复是咬合重建治疗中的关键步骤,常规使用牙合垫式局部义齿、咬合板等作为过渡性修复方法来评估垂直距离的增加以及改变后的颌位是否合适,并以升高的垂直距离行永久修复完成咬合重建[2]。近年来随着树脂粘结技术的进步以及树脂材料性能的改进,新型光固化流体树脂为咬合重建的过渡性修复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应用流体树脂为11例牙列重度磨耗患者制作诊断饰面,作为过渡性修复体进行咬合重建,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7~72岁,平均61岁。患者均有明显的垂直距离降低,或伴有非游离端缺牙,连续缺损不超过2颗牙齿。部分患者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症状(关节弹响、肌痛、关节压痛等),薛氏位片检查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均无器质性病变。   1.2 材料和设备   3M FiltekTMZ350(Flowable Restorative)纳米流体树脂,3M AdperTMpromptTM自酸蚀粘结剂,3M光固化灯;面弓,3M咬合记录硅橡胶,全可调牙合架,压膜机,透明压膜片。   1.3 治疗方法   1.3.1 修复前准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主观要求,进行口内常规检查、TMJ检查、X线片检查。对患有牙周疾患、牙体及牙髓疾患的牙齿进行牙周、充填及牙髓治疗,无保留价值的牙齿进行拔除。取研究模型,记录原有的牙合位关系,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1.3.2 确定正中颌位:以息止颌位时的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1~3mm)为基准,并在此范围内,以患者感觉舒适、面部比例协调和表情自然为参考,以确定正中颌位的最佳位置[3]。用咬合记录硅橡胶制取此时上下颌咬合关系记录,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