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指导 西北师范大学 马锐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之前的选择决定的,今天的选择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我来我看我征服---凯撒 不流动的群体习惯于在道德上抨击流动性较强的群体,却往往不去反思为什么留不住人?在澳洲休假期间适逢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第5次国情咨文,当地媒体用黑体字标出了其中一段:“一个国家每天都应问三个问题:如何吸引更多的工作机会?如何让人们适应这些工作?如何才能确保辛勤劳动的人们享有美好生活?” 第一单元: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 第一节: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由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二)大学生市场由 “卖方”转向“买方”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四)大学毕业生初期失业率较高 二、当前就业的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大学毕业生总体上供不应求 (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 (四)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 (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毕业生需求加剧 (六)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 (七)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战略,对人才需求增加 三、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 (一)传统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降低 (二)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三)毕业生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1.求职表作假,综合素质低 2.实践能力差,待遇要求高 3.留恋大城市,不愿下基层 (五)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六)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四、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趋势 (一)一次就业成为历史遗迹,短期就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流现象 (二)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 (三)报考公务员行情看涨 (四)报考研究生持续发烧 (五)新兴就业形式蔚然成风 (六)自主创业成为趋势 第二节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含义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汉字的本义上来说,“就”是归属、得到、从事的意思,“业”是职业的意思。 就业就是指有在劳动年龄内或超过劳动年龄但是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一定的社会工作岗位上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收入的状态。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和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按其外在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目前,有形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就业形式 1.高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高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3.分科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4.层次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5.区域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6.行业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7.企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8.国际性的毕业生就业市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1.群体性 2.高层次 3.时效性 4.年轻化 5.初次性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一)供需形势在总体上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 1.不同学科专业之间需求冷热差距明显 2.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3.不同地区之间的反差十分明显 4.不同院校之间差别很大 5.不同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态势反差很大 (二)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提高 (三)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四)以学校为基础的就业市场基本形成 (五)就业管理工作日益规范 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走向 1.供需形势将发生变化 2.无形市场加快发展 3.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4.就业市场功能更完善 5.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 第三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及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及改革 (一)“统包统分”阶段 (二)“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阶段 (三)2000年以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更加宽松灵活 二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 1.教育部的职责 2.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职责 3.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职责 4.高等学校的职责 5.用人单位的职责 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及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2002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成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直协调机构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基于压力监测的输液港自动封堵装置.pdf VIP
- 菠菜种植课件PPT.pptx VIP
- 紫色复古风《莴苣姑娘》童话故事PPT模板.pptx VIP
- 盐雾试验报告-.docx VIP
- [青海]水电站厂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doc VIP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pptx VIP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45张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Python王燕习题答案.pdf VIP
- 百度AI营销认证初级考试理论知识题库(628题).docx
- 2025年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题库(294道)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