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2013-2014_new课件.doc

西南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2013-2014_new课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2013-2014年) 一、总体进展 我校坚持“能力培养,特色鲜明”的指导思想,凸显轨道交通特色,纵向按需分层次,横向学科相融,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改革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和方法,全面构建并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培养目标:培养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有团队合作能力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秀执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要求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1、本科专业名单 学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加入时间 西南交通大学 080106Y 地质工程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205Y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03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0306W 车辆工程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0602 自动化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603 电子信息工程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611W 软件工程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0701 建筑学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0703 土木工程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1001 环境工程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1201 交通运输 2010 西南交通大学 081202 交通工程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1701 工程力学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82901 安全工程 2013 西南交通大学 120602 物流工程 2013 2、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名单 学 校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授权类别 加入时间 西南交通大学 080104 工程力学 工学博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博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博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13 建筑学 建筑学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14 土木工程 工学博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工学博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2 机械工程 工学博士 2011 430102 工程硕士 西南交通大学 430105 材料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0808 电气工程 工学博士 2011 430108 工程硕士 西南交通大学 430111 控制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430113 软件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430123 交通运输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430130 环境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 430131 生物医学工程 工程硕士 2011 企业参与建设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列表如下: 单位 学校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铁路局 西南交通大学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铁路局 西南交通大学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和主管研究生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院、设备处、学生处、团委、相关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领导工作。成立了由资深教授和业界专家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家组”,负责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等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成立了旨在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茅以升学院”和旨在培养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詹天佑学院”,成立了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等机构。 将学校现有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并引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管理中,建立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我校卓越计划的教学运行和管理,主要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牵头,茅以升学院、詹天佑学院和各专业所在学院共同实施。 二、政策措施 阐述学校、院系针对卓越计划出台的政策措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