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线粒体病和诊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线粒体病和诊断.doc

常见的线粒体病及诊断 线粒体病是指线粒体DNA的缺陷所造成的疾病,包括线粒体DNA的重复、缺失及点突变。线粒体DNA缺陷的遗传方式非常特殊,是母体对子代的垂直遗传,不受子代性别的影响。这是由于受精卵的全部线粒体DNA来自卵细胞,精子不提供任何线粒体[1]。线粒体DNA缺陷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同家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很大差异。造成这种变异的原因很多,例如细胞内发生DNA突变的线粒体数量与正常线粒体数量的比例。只有当含有突变DNA的线粒体超过一定数量时,细胞功能的异常才能得以表达,这就是“阈值效应”。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代细胞内正常线粒体与DNA突变线粒体的比例不仅可能与亲代细胞不同,而且两个子代细胞之间也不相同。子代细胞之间线粒体的差异,造成不同组织的细胞之间有线粒体成分的差异,因此同一家系的不同个体,由于各种组织受累程度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就可能有不同[2]。 一、常见的线粒体病主要有: 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MNGIE) 由mtDNA上的胸腺嘧啶磷酸酶基因22q13 突变引起[3],通常在20岁之前发病,发病时会出现反复发生异常疼痛、呕吐、腹泻,并伴有进行性外展神经麻痹、痴呆伴脑白质营养不良、感觉丧失及肌肉无力等神经症状,放射诊断显示胃肠蠕动迟缓、胃张力缺乏、十二指肠膨胀。 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蓬毛样红纤维综合征(MERRF) 是以进行性肌阵挛伴癫痫、共济失调、肌病、耳聋和轻度痴呆为特征的母系遗传病。患者肌纤维紊乱、粗糙,线粒体形态异常并在骨骼肌细胞中积累,大多数有慢性进行性痴呆,部分有感觉性听力丧失、颈肩部脂肪过多。曾怀疑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蓬毛样红纤维综合征是由于m tDNA 的变异引起,但后来的研究表明M ERRF是由于线粒体tRNA 的8344 或8356 或8363 位碱基的点突变引起的疾病[4]。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综合征(KSS) 由于mtDNA大片段缺失所致的一种粒体病,20 岁以前发病,主要表现为眼肌麻痹、色素性视网膜炎,视力丧失,小脑共济失调、痴呆, 心肌传导功能障碍和脑脊液蛋白增多等症状。某些病人也有视神经萎缩、听力丧失、心肌病、肾衰、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和慢性腹泻。mtDNA 片段的缺失起源于胚胎发生早期,多发生于重链与轻链两个起始点之间,有明显家族史, 并且这些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5]。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 多是由mtDNA第3243或3271或3252 或3291号碱基[6]发生点突变造成的一种线粒体疾病,其中由第3243号碱基突变引起的病例最常见,由第3252 与3291号碱基突变引起的病例很少见。该病在2-10岁儿童中多发,患病儿童多表现为表现为发育迟缓,反复性头痛、反复癫痫发作、智力迟钝、听力减弱、呕吐、抽搐、易疲劳等。代谢检查显示多数病例乳酸酸中毒,肌活检查显示破碎红纤维,血管染色显示琥珀酸脱氢酶强阳性,CT检查可见枕叶脑软化,病灶范围与主要脑血管分布不一致,常见脑萎缩、脑室扩大和基底节钙化。 原发性线粒体脑病Leigh 综合征 是由于nDNA或mtDNA突变所引起的一组以基底节、小脑、丘脑血管增生和多部位对称性海绵状变性为特征的遗传病。nDNA 突变导致的COX缺陷, mtDNA上ATP酶基因6 T8993G和T8993C的突变,亮氨酸tRNA的A3243G和赖氨酸tRNA的G8344A的突变都可以引起Leigh 综合征[7]。患病者通常在出生后1-2 年内出现进食困难、生长发育迟滞和张力低下,随后出现生长退化、眼外肌麻痹、视神经萎缩、癫痫发作和窒息,一般发作数年后死亡,期间会出现反复性恢复和复发。MRI发现下丘脑核团、脑干、基底节、小脑干和脑室周围有损伤性病灶,之后脑会出现慢慢萎缩,当基底节到受影响时,MRI和光镜分析发现乳酸增加。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 是一种主要累及黄斑束纤维,导致视神经退性变的线粒体性遗传病。该病母系遗传病且倾向于男性发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mtDNA第11778碱基对发生突变引起[8],一般在20-30岁发病,最初的症状表现是视神经中心部机能消失, 随后色觉丧失、失明,且视力很少能恢复,另外还伴有神经、心血管及骨骼肌等系统异常。 Pearson综合征 是一种由mtDNA缺失或加倍所致一种线粒体疾病。多发生于婴儿时期,主要影响骨髓,表现为各类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减少性贫血, 张力减低、生长停滞、身材矮小等症状,患儿多死于骨髓衰竭和反复输血并发症,而且患儿很少能活过婴儿期,就算存活也多发展成KSS 综合征,有乳酸酸中毒、生长落后、胰腺功能障碍、线粒体肌病、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二、线粒体病的临床诊断 DNA检测:线粒体病mtDNA突变主要为点突变和大片段缺失。检测mtDNA点突变最常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