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兆华的“英雄主义反讽”之作.docVIP

浅析林兆华的“英雄主义反讽”之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林兆华的“英雄主义反讽”之作

浅析林兆华的“英雄主义反讽”之作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6111.htm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豫让这仇,原本不必报的这么苦。   大导林兆华此次联合编剧徐瑛所改编的话剧《刺客》,以两个扣将其系住:一是豫让为何绞尽脑汁执意行刺,面对新主旧主,他如何选择忠孝;二则是赵襄子身为堂堂一代君王却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最终为何放过豫让。这两个扣使本来简单的故事有了内在的张力,也凭此提供给观者一个换个角度看历史的独特视角和开放的历史思辨,使《刺客》收获了当之无愧的好评。   这里,我将着重对话剧的艺术构思、人物形象塑造、舞台气氛、戏剧主题等对该剧进行浅要分析。   一、艺术构思   这样一个孤立无援的门客为了“义”不惜自残去报恩去送死尽逞匹夫之勇,然而,他刺杀赵王的目的,只是为了报旧主之恩,在刺杀失败后,赵襄子的“宽容”不仅没有让他产生感激之恩,反而使他想到自毁容貌博取同情寻求刺杀机会,这种为了“报恩”盲目刺杀的行为变成一种“愚”,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也使他落得悲剧下场。作品最后一幕,赵襄子为求豫让“复仇成功”安然长去,故意甩动袍服让豫让“刺中”,这既彰显了赵襄子的“侠义心肠”和宽容大度,也凸显了豫让“士为知己者死”盲目刺杀的昧义。豫让这种“知恩图报”、“不自量力”和赵襄子“侠义心肠”、“成人之美”让观者在“可敬”之“义”与“可悲”之痛中徘徊,一场有关于“忠”和“义”、“纯粹”和“理性”的思辨会徐徐展开,带给观者以更多的关于人生、人性的重重思索。   二、人物形象塑造   1.豫让   豫让,他是个极端的刺客、是个不自量力的刺客、是个愚蠢的刺客,但却是个纯粹到底的人;他毁脸,吞炭,他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信条。关于这个要杀的君主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他不知道,杀了这个君主之后,天下将如何他也不知道……仔细问,仔细想,到最后这只是一个充满个人色彩的行为,或许我们可以对他竖起拇指说声“钦佩”又或许我们只能对着他无奈摇头说声“愚昧”,而这就是整出剧作主角“豫让”的根本人物形象。   2.赵襄子   赵襄子性格古怪、气度不凡、层次丰富,戏份虽远少于豫让,但火候把握得实在恰当。在《刺客》中饰演赵襄子的濮存昕舞台表现很到位,身着一身华服,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大气之风游刃有余,丝丝入扣,尽显威严的舞台魅力。   3.痴疵   另外,还有最不幸的就是痴疵,是非明辨,报复高远,忍辱克制,却死的微不足道。如开篇屠戮一幕,导演让同为门客的疵“胯下偷生”,来突出豫让的凛然,这显然是原著“豫让逃遁山中”之外的浮想。疵向豫让表明自己假投降的复仇大计后,豫让认为既然投降就不可心怀二主。此后当豫让行刺赵襄子并与之形成夹击时,疵果然犹豫了;疵在救护豫让之后,甚至还想出了让赵襄子杀了自己,以诱捕前来祭拜的豫让,并认为这是既忠于新主人又无愧于老朋友的“万全之策”,然而仍没有落得好下场。   戏剧中那些听上去像是相声“现挂”的台词引起哄笑,四个小乞丐的活泼诙谐讲古老的故事与台下观者联系到了一起,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所产生的代入感也极其容易引发了观众对当今社会的联想和对照。   三、舞台气氛   除了扣人心弦的戏剧发展,话剧《刺客》冷峻粗粝的气蕴少不了舞美和灯光的衬托。舞美设计龚勋、王音与灯光设计指导易立明联手打造的舞台呈现不仅有生命,还有自己的语言,故意突出的透视感使舞台显得更有震慑力;通篇以悲戚的血红暗色为主调,外加两盏亮度不甚高的白色追光俯视人物,还有舞台右侧专为豫让悲情而佝偻的身影而设的呈45度仰视的红色追光,也到位地诠释了气氛和局势。   大导林兆华开场便设计了“扔首级”的桥段,表现士兵正在屠城,众多士兵从两面粗糙高耸的城墙上投掷下一颗颗鲜红的头颅,气氛令人不寒而栗,而主角们就在这样噼啪作响的阵势下登场。台上只有红和黑两个色调,而在灯光照射到的有限区域内,创作者将全部力量聚焦在了人事、人情、人性上,使得整部剧散发着返璞归真的味道,坦诚而不做作,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   不过还存在些许瑕疵,舞台太大是其最大的问题,不能照顾所有的观众,连舞台上的城墙也缺少了夹缝感。这样使得戏剧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仰视感,而戏剧绝非如此,它应该是让演员和观众在文学中游戏。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还是音乐大师谭盾的戏剧“触电”之作,恰到好处的配乐凸显出了全剧的浊古气蕴。   四、戏剧主题   从传统的戏剧模式来该剧的风格有点另类,是白描式平铺直叙,缺少激动人心的高潮或是悬念之类的。编导自我“剥夺”话语权,不讲道理只讲故事,把一切都留给观众去思考――究竟什么是值得献身的,主人的知己、赏识还是超乎个人关系的真理?而且,林兆华这回没有按常理出牌。明明历史上《刺客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