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王雪涛先生的绘画美学思想
浅谈王雪涛先生的绘画美学思想
摘要:王雪涛先生的绘画美学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当在其花鸟画作品上,综而观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些许美学特点,如雅与俗、巧与拙、真与活等,在王雪涛先生的笔底世界里,大自然的万物皆被赋予了生动、灵巧的生命力。
关键词:绘画艺术;小写意;美学思想
王雪涛,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是我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留给了世人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
王雪涛先生自幼喜绘画,早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国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后又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师从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雪涛这一称谓则来自白石老人所赐,并伴随王雪涛先生一生。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在艺专求学过程中,王雪涛倍加努力,不放过一丝可能求知的机会,对于当时在校的大师们,他是心追手摹,广学所长,尤为王梦白、齐白石、陈半丁大师之喜爱,并从学于闻一多教师之美术史,亦受柯罗之偏爱。抗战爆发后,他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卖画为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王雪涛先生对传统绘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上追徐渭、陈淳并对八大、石涛有着认真、精细的研究,又得齐白石、王梦白等前辈的悉心指点,再加之王雪涛先生天资聪慧,刻苦勤奋,遂画艺大进。
在绘画的过程中,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画面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舒己之情,物我一体,古为今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精于表现其自身对于客观世界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同时又特别善于描绘大自然中花鸟世界的多彩生活,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描绘对象栩栩如生,引人喜爱,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常常在画面中使用以色助墨、以墨显色的表现手法,并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以整体色彩对比的协调,而为画面增添更加丰富的韵律。他能准确的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鸟虫鱼,常常被刻画的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以来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
王雪涛先生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写生,他常说:“我的画是从观察和喜爱自然界开始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他笔下的花卉、草虫、禽鸟形象才能够丰富多姿,活灵活现。纵观王雪涛的艺术生涯,大略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作品多水墨淡色,画面秀劲而清新;而中、晚期的作品,为了反映时代精神和大众的审美要求,其赋色开始趋于浓艳,但其适中的水分,灵巧的用笔以及饱和的色彩,从而使他笔下所描绘的自然对象充满了生机与娇艳,而无一般文人绘画常见的寂静荒寒的景象。一般说来,艳易俗,容易流于“富贵气”,因此文人画家多宁淡勿浓,宁素勿艳,宁朦胧勿清晰。吴昌硕、齐白石喜赋艳色,但多数情况下必伴之以浓墨以形成一种视觉心里补偿,达到“避俗”或“变俗为雅”的效果。王雪涛先生画小写意,不可能施以吴、齐式的大片浓焦墨,他溶之以淡墨、赭墨,衬之于加赭加墨的绿色,或在明艳中寻找色调的和谐照应,因此,他的画并不流于所谓大红大绿之“俗”。王雪涛先生在赋色上主张:“经常研究色彩情绪,培养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和认识”。这一方面与他学习国画以前曾攻西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他自觉的追求。王雪涛也精于以墨代色、墨色渗化,达到以色助墨、以墨醒色的效果。
王雪涛的花鸟画作品还因其高超的绘画技法常常以巧取胜,这是大家所认同的特点。《说文》巧:“技巧也”。巧是一个好的形容词,如“巧夺天工”,又如“巧妙”“巧密”等。文人画提倡“宁巧勿拙”,突出一个“拙”字。画界论者也认为“大巧若拙”才是真巧,像我们所熟悉的金农、吴昌硕、齐白石的作品,也都强调“拙”的造型与用笔。王雪涛先生的绘画才思敏捷,技巧粲然夺目,而笔墨与色彩相生发,点一撮皆臻绝妙,扬才露已,不欲披上“拙”的外衣,于是我们不妨把王雪涛先生的画视为大巧本身,王雪涛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创作的某些作品,想求得“雅俗共赏”的效果,或巧的有些过,或色彩之浓艳近世俗,但总的看,他的作品还是“巧中见拙”的。这个“拙”主要体现在他的笔圆中见方,墨色的沉着等,这种用笔用墨的特点,也体现在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
王雪涛先生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探索于中国小写意花鸟画领域,终成一代大师。其在现代花鸟绘画中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衡量的,我们应本着一份敬畏之心来学习继承他的绘画艺术和思想。白石老人在一首画中的跋识写到:“画到流传岂偶然,几人传作数青年,怜君直得前人意,墨海灵光五彩妍。”我想这便是对雪涛先生绘画艺术最好的阐释吧。
【参考文献】
[1]北京画院.水墨灵光――王雪涛花鸟画精品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