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市莲花湖庄园旅游度假村修详设计说明书1资料.doc

双城市莲花湖庄园旅游度假村修详设计说明书1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城市莲花湖庄园旅游度假村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以突显特色为契机的精品工程原则 技术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年5月;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年5月;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GB/T17775-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年5月; 《建筑设计资料集》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规范》GB50352-2005;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1992; 法律法规和部门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旅游局,1999年3月29日; 《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2011年11月; 《黑龙江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12月; 政策依据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2001年);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46号文件;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31号文件?;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哈尔滨市双城区分区规划(2004-2020)》 1.4规划期限 本规划时间界限为2016-20 20年,时间长度为5年,分为近期、远期二个阶段: (1)近期:2016-2017年,度假村整合提升阶段,着重进行度假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2)中期:2018-2019年,度假村项目建设阶段,着重进行度假村的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建设。 (3)远期:2019-2020年,度假村迈向成熟阶段,全面推进旅游产品的建设,形成综合性竞争力,在区域性度假村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章 景区概况与发展条件 2.1庄园度假村发展及交通概况 2.1.1度假村发展前景概况 度假村位于黑龙江双城市公正乡国兴村,总面积113.46ha,度假村计划修建于2016年,先后准备投资2000万,准备打造集农家餐饮、休闲度假、养老、满族鲜族锡伯族文化、娱乐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为广大乡村城市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为空巢老人提供养老的舒适环境。 2.1.2区域交通概况 区域周围公路、水路齐全,紧邻省道102线,哈双公路。北面临哈尔滨太平机场,区内交通便利。 2.2基地概况 基地内部地形较平坦,西北部依次是大面积的林地、湿地和耕地,基地中部是联排的池塘,东部是大片的耕地、草地以及养殖区,西南部是大面积水域莲花湖,区内水体面积约占总用地面积的34.9%,形成了较好的水陆格局,为景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区内已建成了一定数量的建筑,其中东北部林区建有少量餐饮服务型酒店和一些景观性的木结构房屋,基地入口处建有啤酒广场。基地内植物长势良好,主要植物有杨树、旱柳、芦苇等,已形成了优美的景观效果。植被分布均匀,整体的绿化覆盖率较高。 当地气候类型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40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份。 2.3景区文脉 2.3.1莲花湖民族文化 东北地区是满族、锡伯族的主要聚居地,双城市莲花湖区分布着满族乡和锡伯族、朝鲜族居民,他们在饮食、服饰、婚礼、祭祀、歌舞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展现形式,构成了相对完整的民族特色文化系统。 2.3.2地域文化 本地文化融合了一定的满族文化、鲜族文化和锡伯族文化,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和饮食歌舞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地域特点。此外,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正逐渐形成一种双城市地区的经济文化,更进一步深化了其地域文化的内涵。 2.4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竞争与联合 2.4.1旅游竞争 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在双城市周边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已经发展起来了众多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据统计,目前整个双城市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度假景点主要有8个。这些景区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水域资源、旅游活动上与规划景区形成了竞争关系,对规划景区客源市场的占有率有一定的影响。 分析双城市周边旅游景点的主要旅游吸引力,并与规划区进行差异性的比较,以避免产生恶性竞争,提高规划区的旅游吸引力。选择度假村所在的双城市的国家级旅游景点,以及双城市和哈尔滨市旅游度假村和景区进行竞争性比较。(详见下表) 景区名称 景区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