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装监测分析平台算法和模型,实现遥感监测产品集成框架,针对行业和特定应用需求,像“拼图”一样,快速搭建出所需的产品系统。 * FY-3(01批)1,2期系统: 2010年4月完成国家级和省级2个试用版本 2011年6月监测分析平台首次省局试点推广 2013年6月系统正式定型为1.0版本 2014年共发布系统更新12次 目前系统已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 业务应用,在全国31个省(市)气象局安装试用,并在内蒙古、北京、国家气候中心、江苏、安徽、河北、陕西、云南、重庆、山东、沈阳等16个省、市局气象局(气象部门)推广应用。 2、省局推广情况 三、应用效果 13个专题 三类产品形态 几十种标准业务产品 监测产品目录 内置了产品制作的标准和规范。 标准化了各地方气象局的产品制作流程。 三、应用效果 水体、植被和土壤等地物光谱曲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反射光谱特性有着较大差异。 水体在近红外通道有很强的吸收, 反射率很低,在可见光通道的反射率较近红外通道的高; 植被在可见光通道的反射率较近红外的低,在近红外通道波长范围内,植被的反射率明显高于水体的,而在可见光通道波长范围内,水体的反射率高于植被的; 土壤的反射率在可见光通道波长范围要高于植被和水体的,在近红外通道则高于水体而低于植被的。 典型地物反射率光谱曲线图 四、水情监测 1、水情监测原理 晴空条件下,没有云等其它条件的干扰,利用近红外通道为主的资料,建立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水体判识阈值,通过计算机自动判识和人机交互就可以准确提取水体信息。 晴空条件: 晴空条件下的水体判识 薄云覆盖条件下的水体判识 薄雾覆盖的水体判识 四、水情监测 2、水体判识方法 当有薄云覆盖时,薄云覆盖的水体的反射率往往高于附近晴地表的反射率,仅用近红外 通道,将会把附近的陆地作为水体误判。因此,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反射率的比值计 算,可滤掉薄云信息的影响,提取水体。 对于薄云覆盖区域,卫星传感器获得的反射率包括云和陆表。即 Rsi=Rci+Rgi,这里Rsi 为通道i的反射率,假定i =1为可见光通道,i=2 为近红外通道,Rci为云反射率, Rgi为 陆表(即植被或土壤)反射率,因而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的反射率比值R21为: R21=( Rc2+ Rg2 )/ ( Rc1+ Rg1 ) 对于水体: 对于陆表: 根据水体,陆地和云在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的反射光谱特性: 因而: 选取适当的门槛值,可以有效的消除薄云的影响,提取水体信息。 薄云覆盖条件: 四、水情监测 薄雾覆盖条件: 当有薄雾覆盖时,可利用水体、雾和陆地在红外通道的亮温差异,提取水体信息。覆有雾的水体在可见光和近红外通道反射率值相近,均高于陆地反射率;尽管雾表面的温度与陆地温度相近,但雾在中红外波段和长波红外波段的亮温差高于周围陆地的亮温差,即: T3,T4为中红外和长波红外通道水体上雾的亮温,TL3,TL4为陆地亮温,选取合适的阈值,可以有效的判识覆有雾的水体信息。 四、水情监测 针对不同流域水体的动态变化,为更好的进行对比分析,可利用多时次水体监测信息开展对变化水体的监测。 对我国嫩江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汉水流域、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太湖流域、四川盆地、新疆地区、珠江流域和邕江流域等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这些区域不同时次监测水体范围和面积的变化比较(如与汛期初期比较,某次强降水前后的比较,与历史同期比较等),参考气象常规资料的降水资料及江河水位数据,可获得干旱、降水、江河水位变化对江河、湖泊流域水体范围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西部广大地区长时间序列湖泊,河流水体范围和面积的比较,也可获得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有关的水体变化信息。 3、变化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四、水情监测 我国许多湖泊、河流水体范围随季节和降水的影响变化较大,某一时期水体范围的相对增大不一定是洪涝泛滥所致。通过对不同时次卫星图像监测水体的比较,可以区分水体的变化。 对于洪涝灾害事件,通常会出现异常增大水体。异常增大水体是指超出正常水面范围的水体,又称泛滥水体。判断卫星观测的水体范围是否超出正常水体范围,可利用警戒水体范围数据集,或是洪涝发生前的水体作为背景。警戒水体数据的建立可利用七大江河流域处于警戒水位时期的卫星资料提取的水体边界范围作为警戒水体数据。 估算洪涝水体面积,即为计算洪涝水体所有单个象元面积的总和。通过确定水灾影响的地理范围,先求出单个象元面积△S:△S=Np ×Nl(Np为纬度方向距离,N1为经度方向距离) 则洪涝水体面积为所有象元面积的总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