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视角:申论写作技巧
第一节 申论应试主要特点
一、申论试卷判卷的特殊性
1.速度快; 2.抓关键点; 3.符合写作规律和接受心理; 4.不足:大部分评分欠准确…
二、针对判卷弱点支3招
1.亮点:不暴露弱点(无错字病句、字迹工整),醒目之处展示亮点(语句精炼、逻辑严密)。
2.要点:点多取胜(对策、原因、意义……)3.结构:先总后分
(1)借用新闻写作手法:不一定“总—分—总”模式,即要“凤头”、“猪腹”,不一定“豹尾”。
(2)全篇首段尾主旨段;段落首句为主旨句;一段中各层意群首句为主旨句。有如撑伞。
——前2招,针对判卷速度快;后1招,经得起写作规律的考验。
三、认识申论3题型
1.申论试题分3类
不论几道题,均可归3类:概括题、对策题、论述题。
2.如何归类五花八门的试题(后面分类详细罗列)。
四、申论写作特殊性
(一)答题思路:先“概”后“申”
1.与命题作文思维方式不同
命题作文演绎型;申论所有题型均先概括后演绎。概括就必须阅读给定材料,因此,阅读、分析、综合等能力极其重要。
2.与高考材料作文思维方式不同
高考给定材料简短,答题可演绎开始,并可超出给定资料任意联想。申论答题基本上严格限制在给定资料,极少数试题有“不拘泥给定资料”之类的说明,无此说明则必须限于给定资料答题。
(二)阅读顺序:先看试题后标识
1.先看试题
打开试卷,从最后一道试题(大作文)往前溯,不断推测全部材料的主旨和主要问题。
2.再标记细读材料
即针对1则给定资料做1道题的试题,在给定资料处简单标明第几题,阅读至此再看试题。
(三)阅读方法:踩点标记重点
1.“踩点”主要5方面
问、因、策、害、义;当然,还有人物事件等的背景、以及关键词句和其他,都可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识,如横线、打勾、米字形、三角符号,等等。
2.归类分层级
将“问”归类,大小类分层次:最大一类(最抽象层级为“命题”,如文化问题、医改问题;其次层级为全篇材料的主旨;此下各层级为不同具体问题。踩点时便可进行归类,阅读完成后略整理。
3.草就简单式索引
有了索引,答题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以免“慌不择路”“脚踏西瓜皮,写到哪里算那里”。考场写作,时间紧张,有了索引,心中不慌。
(1)小试题在材料中标识结构先后的索引,特别是在阅读“细读材料”时,当时就用圆圈序号①②……⑤标识答题的层次,全部阅读结束后再按此顺序写成答案。
(2)围绕大作文的结构草就索引,比如,哪几则资料可改写为开头、第二段、结尾,即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会抄者符合写作规律。
(3)常规索引:问、因、策、害、义,分布在哪几则材料中。
(四)具体写作:来料加工
根据索引比较可用的给定资料的词句,稍加比较便当机立断改写成答案。
主要技巧基于此 ——因此,初中生学历可比研究生考分高。
第二节 概括题写作
一、审题:形形色色的概括题
常见16种概括题。
二、两种最基本概括题及其变化
在常见16种概括题中,有2种是最基本的,且经常考,即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主要内容。
(一)概括主要问题(毛病、坏)
2009年国考第1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比如:网络就有坏处有好处,或者还有先进做法、专家意见等。
(三)概括题基本题型的变化
1.字数趋多
从120、150到好几百字。2000、2001年概括全部材料主要内容(分别是150字和200字)。
2.范围趋小
2002年起,概括要求的范围趋小,即由概括全部给定资料,到概括大部分给定资料(2002),近年来概括的范围小到一般针对一则材料,其实答题难度更大。
有一种题型是针对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的文字材料概括出主旨句来——2014年深圳市考首创此类题型(拟写通知主旨句),2015年国考首次出现此类题型。
3.术语多样
如缩写成400字汇报材料,便是概括主要内容。
4.局部放大
题目为概括原因、危害、必要性、重要性、观点(分歧之处)、要点(讲话要点)等,这其实是主要内容某成分的字数放大,此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其“宗”,即那两种基本概括题型:概括主要内容与概括主要问题。
三、概括题的答题格式
(一)主旨句“总——分”式
1.句式
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矛盾、冲突、弊病、弊端)〖首句高度概括,即“总”〗。①北京等地出现住宅楼用于商业,虽对经济发展略有好处,……但对环境保护和居住安全带来许多不利,………。②毁林垦荒,水土流失……③沙漠化……草原……④污染……。(答卷中用分号或句号。不要写①②……)
2.真题举例
再以2002国考第1题为例:给定资料反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增材制造》课件—02增材制造技术的常见工艺方法及其装备.pptx VIP
-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明别集丛刊》第1辑目录.pdf VIP
- 药物的合成反应.ppt VIP
- 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docx VIP
- 2025年税务系统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0).doc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和反思初中物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pptx VIP
- 室外给排水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不定式、动名词、分词高频考点(解析版)-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专项复习.pdf VIP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