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视角:申论写作技巧_new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视角:申论写作技巧 第一节 申论应试主要特点 一、申论试卷判卷的特殊性 1.速度快; 2.抓关键点; 3.符合写作规律和接受心理; 4.不足:大部分评分欠准确… 二、针对判卷弱点支3招 1.亮点:不暴露弱点(无错字病句、字迹工整),醒目之处展示亮点(语句精炼、逻辑严密)。 2.要点:点多取胜(对策、原因、意义……)3.结构:先总后分 (1)借用新闻写作手法:不一定“总—分—总”模式,即要“凤头”、“猪腹”,不一定“豹尾”。 (2)全篇首段尾主旨段;段落首句为主旨句;一段中各层意群首句为主旨句。有如撑伞。 ——前2招,针对判卷速度快;后1招,经得起写作规律的考验。 三、认识申论3题型 1.申论试题分3类 不论几道题,均可归3类:概括题、对策题、论述题。 2.如何归类五花八门的试题(后面分类详细罗列)。 四、申论写作特殊性 (一)答题思路:先“概”后“申” 1.与命题作文思维方式不同 命题作文演绎型;申论所有题型均先概括后演绎。概括就必须阅读给定材料,因此,阅读、分析、综合等能力极其重要。 2.与高考材料作文思维方式不同 高考给定材料简短,答题可演绎开始,并可超出给定资料任意联想。申论答题基本上严格限制在给定资料,极少数试题有“不拘泥给定资料”之类的说明,无此说明则必须限于给定资料答题。 (二)阅读顺序:先看试题后标识 1.先看试题 打开试卷,从最后一道试题(大作文)往前溯,不断推测全部材料的主旨和主要问题。 2.再标记细读材料 即针对1则给定资料做1道题的试题,在给定资料处简单标明第几题,阅读至此再看试题。 (三)阅读方法:踩点标记重点 1.“踩点”主要5方面 问、因、策、害、义;当然,还有人物事件等的背景、以及关键词句和其他,都可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识,如横线、打勾、米字形、三角符号,等等。 2.归类分层级 将“问”归类,大小类分层次:最大一类(最抽象层级为“命题”,如文化问题、医改问题;其次层级为全篇材料的主旨;此下各层级为不同具体问题。踩点时便可进行归类,阅读完成后略整理。 3.草就简单式索引 有了索引,答题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以免“慌不择路”“脚踏西瓜皮,写到哪里算那里”。考场写作,时间紧张,有了索引,心中不慌。 (1)小试题在材料中标识结构先后的索引,特别是在阅读“细读材料”时,当时就用圆圈序号①②……⑤标识答题的层次,全部阅读结束后再按此顺序写成答案。 (2)围绕大作文的结构草就索引,比如,哪几则资料可改写为开头、第二段、结尾,即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会抄者符合写作规律。 (3)常规索引:问、因、策、害、义,分布在哪几则材料中。 (四)具体写作:来料加工 根据索引比较可用的给定资料的词句,稍加比较便当机立断改写成答案。 主要技巧基于此 ——因此,初中生学历可比研究生考分高。 第二节 概括题写作 一、审题:形形色色的概括题 常见16种概括题。 二、两种最基本概括题及其变化 在常见16种概括题中,有2种是最基本的,且经常考,即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主要内容。 (一)概括主要问题(毛病、坏) 2009年国考第1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比如:网络就有坏处有好处,或者还有先进做法、专家意见等。 (三)概括题基本题型的变化 1.字数趋多 从120、150到好几百字。2000、2001年概括全部材料主要内容(分别是150字和200字)。 2.范围趋小 2002年起,概括要求的范围趋小,即由概括全部给定资料,到概括大部分给定资料(2002),近年来概括的范围小到一般针对一则材料,其实答题难度更大。 有一种题型是针对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的文字材料概括出主旨句来——2014年深圳市考首创此类题型(拟写通知主旨句),2015年国考首次出现此类题型。 3.术语多样 如缩写成400字汇报材料,便是概括主要内容。 4.局部放大 题目为概括原因、危害、必要性、重要性、观点(分歧之处)、要点(讲话要点)等,这其实是主要内容某成分的字数放大,此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其“宗”,即那两种基本概括题型:概括主要内容与概括主要问题。 三、概括题的答题格式 (一)主旨句“总——分”式 1.句式 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矛盾、冲突、弊病、弊端)〖首句高度概括,即“总”〗。①北京等地出现住宅楼用于商业,虽对经济发展略有好处,……但对环境保护和居住安全带来许多不利,………。②毁林垦荒,水土流失……③沙漠化……草原……④污染……。(答卷中用分号或句号。不要写①②……) 2.真题举例 再以2002国考第1题为例:给定资料反映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