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基于校本培训,走向新课程》
成
果
研
究
报
告
鄞州董玉娣中学教科室
二00四年九月
目 录
课题《基于校本培训 走进新课程》申请报告
结题报告《为有源头活水来》
附1专家报告
附2教师参加通识培训
附3教研组课标学习讨论会
附4新课程通识培训心得
附5新课程新教案新教法新学法
附6教师论坛
附7教师论文《再学菁华》第四期
附8教研训一体化《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共二期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2003年度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基于校本培训 走向新课程
申报者: 卢 鹏 程
所在单位: 宁波市鄞州区董玉娣中学
联系电话: --8001
通讯地址: 宁波市鄞州区董玉娣中学
邮政编码: 3 1 5 1 0 1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浙江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二00三年制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2003年度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表
课 题 名 称 基于校本培训 走向新课程 课 题 类 型 1.重点课题 2.年度课题
课题负责人
及课题组成
员的有关情
况 姓 名 出生年月 课题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卢鹏程 64.6 项目总负责校本培训负责负责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2003.9)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9--2004.6)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6--2004.9)项目成员分工::项目总负责人,负责确立项目科研计划,组织和指导项目科研工作,撰写结题报告。:负责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完成一篇课题论文。:负责人,负责课题研究的保障工作及研究材料的归档保管完成一篇课题论文。:负责文献信息的收集,完成一篇课题论文。2003年7月10日浙师训[2003]32号文件
课题《基于校本培训,走向新课程》被列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200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年度立项课题。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此表可复制,填报后一式三份报送初审单位)
课题《基于校本培训,走向新课程》结题报告
撰写 史善苗
为有源头活水来
《基于校本培训,走向新课程》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 意见》明确指出,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各年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前都必须接受培训。纵观一些实验区的情况,当前实验工作的主要困难有:一方面一线教师的教改存在信息渠道不畅不广问题,缺乏交流,有些教师对自己的改革缺乏信心,存在担忧等,亟待加强经常性的培训和再培训;另一方面教师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改革,课改一线的经常性的管理、指导、评估等矛盾日益凸现;对实验年级的学习及教学效果的评估体系的构建和学校课程开发及整合工作还很滞后,目前又没有现成的方案和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评估事关课改的方向和成就,学校课程开发事关新课程实施的完整性,应加紧探索;又如教辅材料缺乏、课前准备工作量大、教具不配套、新课程管理与旧模式有冲突等问题客观存在。
我们学校虽然要到2004年秋季实施新课程,但面临的是一场划时代的教育改革,上述问题我们不仅同样会有,而且还会有新的问题,我们理性的思考“要根据新课程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培养培训的质量”,如何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并且通过校本培训实现新课程师资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据此,结合我校实际,我们确立了“基于校本培训,走向新课程”的教育科研课题。
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一切教师的发展,为了教师发展的一切”,这就是我们在新时期校本培训的发展性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向全国教师提出了“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艰巨任务。通过新课程校本培训,旨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其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鼓励教师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生成新的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脑肿瘤三维可视化图像基于分割的交互式实时绘制研究.doc
-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讨》毕业论文.doc
- ●2005年宁夏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结束.doc
- H.264的主要技术毕业论文-网络和多媒体通讯的现状.doc
- MPEG-2音视频编码器的研究.doc
- 安徽省县级青少年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 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网上选题子系统本科软件工程毕业论文.doc
- 毕业论文_计算机应用基础.doc
- 毕业论文简单几何图形的识别和编辑修改版2.doc
- 兰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处置利用制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1126.doc
- 蓝宝石项目晶体生长技术研究报告[受控].doc
- 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方法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研究中的应用(张健201310).doc
- 略论执行和解制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与分析.doc
- 论现代远程教育在终身学习中的作用毕业论文.doc
- 农村金融论文(农村 金融 论文)(农村金融 论文)财政金融政策对农民收人绩效的实证研究.doc
- 配电网中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的研究修改后1.doc
- 气体传感器论文计算机应用软件毕业论文应用软件论文:气体传感器计算机测试系统的研制.doc
- 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oc
- 浅论不起诉制度探讨与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