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清招幌广告,传民族设计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明清招幌广告,传民族设计之美

看明清招幌广告,传民族设计之美   【摘 要】招幌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作为一种重要的古代艺术形式,其色彩绚丽、寓意新颖。本文重点从招幌的材质、色彩、装饰、韵律等方面分析明清招幌广告,旨在传承民族设计之美。 中国论文网 /7/view-7140543.htm   【关键词】招幌;明清时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nbsp; nbsp; nbsp; nbsp;文献标志码:A nbsp;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72-01   一、引言   招幌广告借助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传递信息,以其生动的造型、夺目的色彩、质朴的材料营造出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在中国古代广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分析明清时期招幌广告设计之美,挖掘民族文化魅力,传承民族设计之美。   二、明清招幌的设计之美   明清时期的招幌将秦汉招幌的艺术形态、隋唐招幌的装饰语言、宋元时期招幌的品系特征融为一体,处于招幌广告的鼎盛时期。   (一)选材多样且质朴。招幌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整体而言,多源于自然的材料,在具有高度直观性和可识别性的同时又赋予了自身浓厚的生活气息。明清时期的招幌材质,由最初的布质发展为木质、铜质、铁质、玻璃、棉、绒、线等,无不体现了材质的天然美感。随着材质的增加,工艺制作也更为复杂,材质的装饰作用逐步增多。比如月饼招幌通常为木质,有的涂抹红色油漆圆牌,有的镶嵌玻璃,绘有嫦娥奔月图案等;药铺幌子除文字幌外,还装饰有木质或铜铁制的飞龙。这些源自生活的材料,大多粗、俗、土,但当它们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却俗中带着真实,粗中透着自然,土中洋溢着率直,极简主义气息扑面而来。   (二)色彩绚丽且华美。瑞士色彩学家伊顿曾说“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情力量的象征主义,将是一种贫乏的形式主义;缺乏象征的真实和没有情感能力的视觉印象,将只能是平凡的模仿和自然主义;而缺乏结构上的象征性或视觉力量的情感效果,也会被局限在空泛的感情表现上。”   情感的表达不仅仅通过材质表现出来,还体现于色彩的运用之中。招幌的色彩不仅表达其色彩的象征性,还讲究色彩的视觉美感,传达着民族风情。五种传统的基本色相“黑、白、赤、黄、青”,其中赤、黄、青几乎成为招幌中不可或缺的颜色。红色,吉庆热烈,象征生命与火;黄色象征光明、富贵、祥和与发达。招幌浓烈的色彩与民俗文化相统一,庄重不失华丽,灿烂不失炫目,展现了古代社会特有审美理念。   服饰类、日用品类等的招幌也偏爱红、黄两种颜色,增强了彼此的视觉冲击。大面积的红黄对比,加上幌坠用红色绸布、穗状迎风晃动,象征着生意上的红红火火。当然,也有部分招幌通过黑、白、青来传递悠远的情怀,比如回族饭店,罗圈下缀以蓝色或黑色穗,上置白色花球,彰显民族性的色彩喜好和文化内涵。   (三)装饰多样且寓意深刻。明清时期,几乎所有的招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云纹、卷草、如意、同心、覆莲纹、聚宝盆、麒麟、石榴、葫芦等代表吉祥的图案元素大量运用,迎合了人们企盼吉祥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心理。   药铺的招幌多用笙磐、鱼等图案,寓意痊愈。太极图由阴阳鱼构成,道医相通,带有神话色彩;葫芦的主题形象中,葫芦为红色,中间黄绿相间,再配上十二条梭形纵线图案作为装饰,寓意灵丹妙药、药到病除。装饰图形实际是一种“以意生象、以象生意”的过程,视觉刺激引发心理联想,将观念与情感内化,图形、意义、人的观念互相影响。   (四)韵律和谐且统一。中国传统美学一直追求“以和为美”,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和谐统一是最美、最富于生命力的状态。于学斌曾这样形容:“琳琅满目的招呼高挂于街道上空,多而不乱,繁而有序,给城镇商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招幌的整体造型中,融合了对比、对称、均衡和调和的技巧。比如牛角梳店,将不同形状的牛角梳在弓形幌架内自由组合,形状大小不一,色彩彼此差异,变化中又透着整体的统一。再如棉花店,招幌并排,或是一招两幌,或是两招一幌,或是两招两幌平行排开,形状色彩彼此呼应。还有蒸锅铺招幌,将两方一圆三块木板放在一起,上下方,画仙桃,中间圆,画一团“和气”。方与圆,桃形又打破了彼此的对比,加上绿色的幌坠,视觉上对比统一,形成较大的冲击力。不论是形状的对比还是色彩的变化,亦或是装饰的搭配、图案的点缀均构建了招幌的视觉符号,成为了传统社会审美情趣及设计理念的载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三、小结   招幌广告以其琳琅满目的形式、鲜明生动的色彩、自然的材质、寓意吉祥的图案,集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在吸引、招徕顾客的同时也展示了艺术美,营造出了极具活力与生机的商业视觉景观。   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风格,招幌广告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仍将为我们现代文明所传承,融传统精神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于一体,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