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五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人的五年

一个人的五年   2010,路上的奔跑 中国论文网 /5/view-7089737.htm   2010年元月,我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将自己给卖了,我把自己卖给了黄河岸边一个年销售收入在20亿、拥有3500人的一家企业。合同年限未定,但合同价格双方均能接受。至于是否双赢,目前效果尚不明朗。而我明显感到节奏和压力这两个词总在我的身体周围不断地生息、繁衍,它们永远那样精神,致使我的大脑越来越疲惫,过去的忘不了,现在的记不住。这此地,怎一个忙字了得!   2010年,我在距离黄河西岸3公里的地方有了属于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房子面积合理、价格不菲、楼层适中。我付出的代价是向亲戚、朋友和同学打了8张借条,借条上的字写得极其工整;另一个代价是我从中国工商银行拿到了一张10年期限的等本等息借据,在这张半页大的纸上,有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名字写得很草,那是我曾经在某个企业“当权”时练就的,这一次我把它又签在工商行的档案里。十年后,我还认识自己的签名吗?必须的。   2010年,每月的18号清晨,我的手机会吱吱吱地响那么几声。不用看,就知道工商银行在我的工资卡里扣掉了两笔钱:一笔是贷款本金,另一笔是贷款本息。在删除这个信息的同时,我深深地体味到了“房奴”这个新兴的汉词,它的内涵是那样的强大,强大到使人一夜变穷;它的外延又是那样的宽泛,宽泛到引领国民经济的走向,涉及到国人生活的角角落落。这一年,我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房奴,包括我的妻子和孩子。   2010年,我总会在每个月末、月初、抑或节假日的时候,往来于银川汽车站和固原汽车站之间。我把所得收入的一部分有条件地“捐给”了中国运输业。这一年,我没有钱,也没有时间离开6.6万平方公里的宁夏,去刻度祖国无边的疆域,去领略祖国土地上的一草一木。我的确深爱着我的祖国,但我越来越不爱在祖国土地上那些指手画脚的人!   2010年,我在电脑上写了很多字,有多少?我无法统计。但这些字都不是写给我自己的,而是写给政府部门的,且内容大致相近。这一年,属于我个人的17篇散文,4万多字,刊登在宁夏以及宁夏以外的刊物上。然而这些文字,均来自于2009年的秋冬季节。用2009年的文字装点着2010年的门面,我变成了一个懒惰和虚伪的人。   2010年,和父亲见面的次数很少,但通话的次数很多。每一次通话的内容,无非是一些问寒问暖的言语。三两句之后,是短暂的沉默,然后相互说一声:挂了。然后我会躺在床上,回忆和想象父亲的身影。这一年,我家有儿初长成,由一个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在孩儿成长的路途上,我当感谢自己的妻子,她的付出远远大于我的劳作。这一年,我感觉小子和我有些疏远,但我很少问及他的学习情况。我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吗?我有时问自己。欣喜的是这一年,孩儿有三篇作文见于报端,失望的是这小子说,他讨厌数学。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010年,我在继续订阅《散文》《小说月报》的同时,还阅读了五个朋友的个人文集――《白盖头》《去双喜那儿》《路上的记忆》《城外就是故乡》和《沙漠之书》。这五本书通过他们的手,或者通过邮局、通过邮车、经历了奔波之后,转到我的案头。我不是一夜或者一周读完这些先后寄来的书,而是一本一本、一篇一篇慢慢地品咂。   2010年,对于我好像就这些大事,是为一年来的生活总结。至于2011年有什么打算和奢望,打算很多,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奢望也不少,但可望而不可即。   2011,双鬓明朝又一年   这一年,我仿若一只候鸟,在西海固与宁夏平原之间不停地飞翔,当然,我的飞翔是没有任何高度的。就像古人所云:人过留声,雁过留名。这一年我没有留下任何名声,因为,我是一只麻雀,无鸿鹄之志,只为寻找赖以生存的处所而飞着。时间就这样被我飞过了一年。   具体地说,这一年,我是在固原与银川郊区一个叫永宁的小县城之间马不停蹄的奔跑,在我奔跑的脚下,没有带起任何飞扬的尘土。   这一年,春节的气息尚未完全散尽,我在飞舞的雪花里再一次告别家人。我知道,悬挂在我家阳台上的灯笼,依然闪烁着光亮。我的日渐走向苍老的父亲,我的妻儿在这样的光亮下,惦记着我的冷暖。庸常的生活就这样又一次在我的身体里开始游走。   节假日里,我与两个车站不期而遇。90块钱的一张车票,340公里的路途,4个小时的车程,就这样一路向北,或者一路向南,透过明净的车窗,我总会看见不同的景致,在宁夏平原和西海固之间的土地上繁复更迭。   发芽的杨柳。拔节的麦子。吐穗的玉米。泛黄的稻椒……   春意盎然。沙尘肆虐。骄阳似火。蓝天高远。秋雨绵绵。雪花飞舞……大凡能够用来修饰北中国地域上一年四季的汉词,这一年,在我的眼底均有过出现。   这一年,一个叫谢大的农民工为我的房子背了3方沙子;一个姓陈的下岗职工为我的房子改了水电;一个姓王的失地农民,领着他的老婆,用了3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