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也谈新中国38年的赛珍珠接受
也谈新中国38年的赛珍珠接受
摘 要:对赛珍珠作品在新中国38年来的译介过程进行细致的爬梳剔抉、推原本根,的确让学界对国内这一时期的赛珍珠接受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梁文的最大贡献,是以《赛珍珠反动作品选辑》(1959)等第一手赛珍珠研究资料为基础,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如何控制赛珍珠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鉴于该文存在一知识性错误,而这一错误在学界由来已久,有必要进行勘误,为了更全面认识国内的赛珍珠接受,也有理由对梁文进行一些补充以及引申论证。
中国论文网 /4/view-7183326.htm
关键词:赛珍珠;接受;《生命与爱》;勘误
中图分类号:I106.4 nbsp; 文献标志码:A nbsp;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80-03
近日拜读梁志芳博士的论文《从“反动女作家”到文化交流使者――新中国对赛珍珠作品的翻译与接受(1950一1987年①)》(发表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以下简称梁文),深感作者对赛珍珠作品在新中国38年(1950―1987)的译介过程进行细致的爬梳剔抉、推原本根,的确让学界对国内这一时期的赛珍珠接受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笔者认为,梁文的最大贡献,正如梁文所自陈的那样,是“以《赛珍珠反动作品选辑》(1959)等第一手赛珍珠研究资料为基础……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如何控制赛珍珠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1]。当然,该文有一知识性错误,而这一错误并非梁文所专有,笔者不吐不快。为了更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国内的赛珍珠接受,笔者对梁文进行一些补充以及引申论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多人中招的硬伤
梁文说:“1982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林俊德翻译的短篇小说集《生命与爱》是1949年后赛珍珠作品首次在内地翻译出版。该小说集收录了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的作品,并收录了赛珍珠的三个短篇小说《少女之恋》《生命与爱》和《报复》。”[1]必须说明的是,《少女之恋》的作者并非赛珍珠,而是德国191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保罗――论赛珍珠跨文化的民族国家想象》(2008)犯了如同梁文一样的错误,郭英剑《新中国赛珍珠研究50年》(《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朱磊所著《赛珍珠及其作品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同样未能幸免,而陈敬的专著《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在语焉不详中将《生命与爱》文集视为赛珍珠一人专有,同样不妥。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失误呢?关键是因为《生命与爱》的初版错误较多,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受此版本误导,研究者极易中招。同年12月贵人社再版时对此进行了勘误与纠正。《再版说明》中说:“本社1982年2月出版的《生命与爱》系用一个旧版本来翻印的。翻印时未能与译者林俊德取得联系,也没有将原版本的作品内容跟原作者名字进行核对。出版后,才发现译者将美国作家杰克”[2]这段“说明”依然有解说不明的地方。确切地说,海泽的《小顽固》确有其文,杨武能将其译为《犟妹子》(见杨武能编选《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但该文译为《少女之恋》同样妥帖,只不过《少女之恋》的译文省略了《犟妹子》中最后一段神父的评价文字(此段对《犟妹子》有点题作用),并不影响小说主题的表达。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深受父母婚姻关系影响,对爱情极度排斥的少女,她起初冷拒甚至宁愿跳进海里游上岸边也不肯屈从男子的强迫式追求,最终却对被其咬伤的求爱男子报之以热烈回应。小说写出了少女对爱情貌似排斥却极度渴望的复杂心理。所以《生命与爱》文集再版时赛珍珠的作品只有《生命与爱》和《报复》了。
这一出版错误其实隐含着几点信息:其一说明国内对于赛珍珠的了解何其有限,对于她的创作情况几乎处于无知状态;其二说明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的版权意识不太突出,而海峡两岸尚未恢复自由往来,客观上出版方也无法与译者建立联系。其三基于《生命与爱》和《报复》等译文,中国读者获得的印象就是赛珍珠的确是美国作家,她写作的题材与中国毫无关系,这自然避开了对赛珍珠中国题材作品的评价。
至于梁文所说,“1950―1981年整整32年间,中国几乎没有出版任何赛珍珠的作品。唯一的例外是:1959年出于批判赛珍珠的需要,《世界文学》编辑部编辑出版了作为内部参考资料的《赛珍珠反动作品选辑》。”[1]这也不是太确切。笔者了解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了《摘译(外国文艺)1975年第7期(总第18期)》,该书摘译了赛珍珠有关《水浒传》的一些片段,这些片段分别出自其《我所看到的中国》《中国小说――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所做的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奖金讲演》、《东方、西方和小说――早期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