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诗歌中的意象选择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观诗歌中的意象选择研究

秦观诗歌中的意象选择研究   摘 要:作为北宋诗人群体中的一员,秦观诗歌的意象选择表现为多元化与细微化特征。这样的意象特征,一方面它表现出秦观在把握题材时的匠心独具,他善于选择能体现自己诗歌才华和个性的意象;另一方面,从具体艺术美感来说,能使诗歌形象更加直观,感受更加细腻。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4435.htm   关键词:秦观;诗歌创作;意象选择   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而这种基本符号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色彩的具有审美价值外在物象。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出于抒发情意的目的,总是尽力寻找能够表现自己主观精神风貌的审美物象,即选择可以负载作者情感和意识的意象。   一、秦观诗中意象选择的多元化   单从内容上来看,秦观诗中出现的意象极其丰富,如自然意象就包括花、鸟、木、云、、风、草、日、月、水等,人文意象中有书、典故、典籍、事件、地点、茶、酒等,神话幻象如鹏鸟、巨鳌、凤凰、龙、紫府、玉虎、玄圃等。这种多元化的意象选择特点一者说明了秦观学识丰厚,诗歌创作视野比较开阔,很有想象力;二者也体现了宋诗发展流程中世俗化、日常化的创作倾向。   然而,多元化,这个过于宽泛的定义,并不是秦观诗意象选择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特点。披沙拣金,我们可以将秦观诗意象选择的独特性归纳为以下两点:一.原型意象的大量使用。所谓原型意象,是指“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原型意象的出现又促成了内涵相对稳固的大型主题的形成,如“柳”之相对于送别,“月”之相对于思乡和怀远,“秋”之相对于愁绪等。据笔者粗略统计,秦观诗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为花(45例),飞鸟(32 例),白发(26例),水(25例),风(24例),云(23例)。下面,先以“水”意象来说明秦观诗中原型意象的使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秦观诗中还存有大量“白发”意象。白发本指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在诗人把它作为感慨衰老和愁苦失意的代名词之后,它就衍生为一个极具人文色彩内涵的原型意象。秦诗中“白发”意象的用意也的确如是,如“侠气轩轩翰墨场,?回世路鬓成霜”(《寄题卢君斗斋》)“青山未落诗人手,白发谁知国士心”(《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二首》其二),“言何以酬,白发同所诣”(《酬曾逢原参寥上人见寄山阳作》)等,“白发“意象的频频出现,恰如阮阅所言“白发有随生之意。”当然,秦观诗中“白发”意象所象征的愁绪哀苦是由波折连连的生活遭遇造成的,并不是他故作痛苦深沉之状。   二、秦观诗歌意象选择的细微化   宋人曾?V《高斋诗话》里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   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坡又问别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东坡曰:“十三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少游问公近作。乃举“燕子楼空,佳人荷载?空锁楼中燕.”晁无咎曰:“只三句,便说尽张建封事。”   曾氏所记此事未必事实,但秦观词中被张炎称为“小词之料”的此类意象,其细微复叠而内容有限的特点却是很明显。   在秦观诗中,意象细微化的特点也多有显现,如“荇丝深处见游鱼”(《春日五首》其三),“扪虱幽花??露叶”(《春日寓直有怀参寥》),黄埃眩虫丝“(《次韵奉酬丹元先生》),”巧啭度虚棂,飞红触幽幔“《春如杂兴十首》其五),“宵箔蕙烟横,寒炮喻脂泣”(《和王定国》)等。此类“细草幽花”的微观化意象选择既反映出秦观诗审美理想中纤巧的一面,也体现了他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如其写游鉴湖时酒席中所见:“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游鉴湖》),写春雨后情景:“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春日五首》其二),写闲居时光景:“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三首》其二),写午睡起后所见:“蛛网留晴絮,蜂房受晚香。”(《睡起》)其中写动植物神态之精微逼真,即便不能使动植物学家都可以“从这类描写获得正确观念”,也足以让普通读者领略微观世界的奇妙,感叹秦观对于自然的独特感悟能力。然而,秦观不是一个纯自然主义者,他在“默默品味着大自然给予他的印象”的同时,又赋予他眼中的自然景物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如上面所胪列的“蛛网”、“虫丝”、“蜻蜓眼睛”等,既是他悠闲自得心情的反映,也是他执着生活,热爱生命,对这些不大为人注意的细小之物所持欣赏爱护的心态的体现。《杜陵集详注》卷六有云:   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王彦辅曰:“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云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   苏、黄、秦、佛印四人在诗歌炼字功力方面是不及杜甫自然而妙,但是他们所补之字却颇有启发意义。苏轼用“润”字,体现了他遇物随缘的性格;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