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县城的建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乡县城的建立

湘乡县城的建立   [摘 要]湘乡城历史悠久,建置于东汉初年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城市变迁史。湘乡城的建立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气候温等自然、人文地理因素促进了湘乡城的建立。 中国论文网 /4/view-7125304.htm   [关键词]湘乡县城;建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湘乡居湘中偏东,位于东经111°59′40″~112°38′55″和北纬27°29′2″~28°3′45″之间。东西最长平距65.4公里,南北64.8公里。东临韶山市和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县。全市总面积2003.6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全县人口78.72万。   一、湘乡县城的建置沿革   县域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汉哀帝建平四年,封长沙王的儿子刘昌为湘乡侯。自此始有“湘乡”之名。东汉初始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属零陵郡。晋朝,湘乡县仍属于衡阳郡辖9县之首邑。隋开皇九年将湘乡、湘西、衡山3县合并为衡山县。唐武德四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属潭州。宋乾德元年湘乡复属潭州。元朝至元中,湖广立行省,改潭州为潭州路。洪武五年,潭州府易名为长沙府,湘乡县复属长沙府。清代湘乡县属长沙府。   二、湘乡县城建立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座城市的建立需要具备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马正林在《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之中国城市的城址选择》中总结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所要的地理条件:即“平原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地形有利,水源丰富”“地形高低适中”和“气候温和物产丰盈”(1)。可见,地形、交通、水源、气候、经济等五个要素是影响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指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   建城的选址首先要考虑地形。《管子“大山之下”,“广川之上”,“高毋近旱”,“下毋近水”。湘乡城建立在河谷平原上,湘乡县城东临涟水,三面环水,地形平坦开阔。然而地势平缓,县城常有水患,“万历戊子丁巳,两罹巨涨,涟水折注州西,洗治左胁,河街没为广川,县署去坍岸不数百武矣”(2)。湘乡县城并非依山而建,县城内有华封山,然“高不过数仞,周未及里许”(3),不能做县城的屏障。除了地形平坦之外,湘乡县城建城的地形条件不是很理想。   沿河建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普遍规律,湘乡城的也不例外。湘乡城三面环水,河流环绕县城三分之二的城域,涟水是流经县城的主要河流。涟水水量丰富,有较大的13条溪河注入,四季为湘乡城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湘乡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表降水丰富。湘乡城地下水也很丰富,同治《湘乡县志》中记载的城中水井就有伏虎井、药泉井、洗药井、铜坑井、高井、三眼井等(4)。这些井水为城中居民提供足够的生活用水,都是湘乡县城的可靠水源。   气候影响着地域环境,对城市的建立影响重大。《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早在春秋时期,古代人民在建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气候因素。湘乡境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光热充足,雨水充沛,气候条件不仅适合动植物生长,同时还适合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二)人文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文化等。“城市选址应当作为一种过程来对待,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人地关系”(5),可见人文地理因素在城市选址,兴起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湘乡城的建立和发展也是具备了上述的因素才发展起来的。   政治因素是中国古代城市兴建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周易》的记述,惟王建国。其他不管是规模较大的行政中心还是地方政府单位,抑或是县,城市都以帝国地方行政中心的角色彰显其重要性。”(6)湘乡现成的建立也不例外。湘乡名称的来由和湘乡县的设立都是通过封建王权的分封和政府行政规划才出现的。强化地方行政控制是城市建立的政治因素之一。   城市的建立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古代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农业的生产方式的高低水平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史料可知,湘乡地区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湘乡地区手工业水平较为发达,特别是汉朝时期湘乡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发展较好。因此可以初步判定湘乡建城基本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湘乡县城的建立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从陆路交通看,秦汉时期湘乡境有驿道一条,驿道连接江西与贵州,路线为从江西萍乡出发经过醴陵、株洲、湘潭、湘乡,再过涟源、新化、怀化、芷江、晃县进入贵州。从水路来看,涟水上连蓝田,下达湘江,帆樯林立,河运繁忙对于早期湘乡城的兴建是一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