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故宫成为“网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故宫成为“网红”

让故宫成为“网红”   多年以来,故宫都以一种肃穆、严谨、又有些远离大众的   方式存在着,无论它的展览还是这座博物院本身都是如此。   但近一两年来,在微博、在朋友圈,故宫突然成了“网红”,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中,这座古老的博物院开始有了萌萌的表情   从西华门进入,经过宝蕴楼、金水河,穿过近小半个故宫,来到一排红墙围绕的院子。   平房的外面就是慈宁宫,如今故宫的雕塑馆。   在去年10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尚未对观众开放的禁苑,而如今即便是外面的游客再熙来攘往,一旦掩上那扇木门,一切喧嚣就会隔绝在外,这里依旧宁静,似乎听得见天空中飞鸟扇动羽翼抑或树叶飘落的声响。 故宫新媒体团队部分成员   开门是一处避风阁,一只被叫做“华妃”的胖猫,正在暖阁中慵懒地打着盹。   避风阁连接着几间办公室,每间都很狭小,办公桌将区域划分成格子间,上面放置着电脑和大量的文件书籍。   如果不刻意寻找,你会觉得这里似乎与一间普通的写字间并无太大区别。但如果仔细打量,你会发现,这里的整面墙壁的书架上塞满了专业研究资料与故宫出版的文献书籍。   故宫新媒体团队就在这里办公。   也就在这一两年间,普通人突然发现,自己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经常能看到故宫的消息,春花冬雪的故宫美景,或者某个院藏作品酷炫的APP,这些新媒体的展示中有着当代而文艺的一面,但又一点都没有破坏故宫独有的韵味。人们开始惊艳于这座古老的博物院那些微妙的转变。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   其实,在故宫内部,“新媒体团队”的称呼并不精准,他们更习惯于被称作“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主要负责故宫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与APP等网络媒体的策划、发布与运营。   一组的组长是于壮,李琼是副组长,组员有 APP 项目负责人庄颖、“微故宫”社交媒体编辑郭?E和张林等八人,清一色的 “80 后”。   于壮与郭?E算是团队里最早“入宫”的成员。当初,他们作为应届毕业生,通过事业单位的选拔与考试进入这里,主要负责故宫博物院官网相关的工作。   如果深究起来,他们几个人的专业和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于壮学的是设计,郭?E的专业是计算机,李琼学艺术史,而后来逐步加入进来的庄颖本科是英文专业,硕士是美国研究。只有其中最年轻的张林,学术背景是考古学,但研究方向也并非紫禁城所经历的明清两代。   庄颖的择业观念代表了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初衷,“其实在选择这份职业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带有了一份随机性,一方面是被故宫所吸引,另一方面觉得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博物院里工作仿佛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庄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们入职后不久,这个当初以“官网”为主要工作的小组也在逐步增加着工作内容,今天的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地担任着几项工作,比如庄颖,在作为APP类项目策划的同时,还要负责故宫官网的英文编辑;而张林则在协助郭?E运营微博与微信之外,还包揽大部分故宫官方社交媒体所用视觉图片的拍摄。   2013年的《胤?G美人图》是“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APP项目初试啼声的作品。   这个后来被他们称为“试水”的作品,是以一套12幅的清宫旧藏美人图为基础进行创作的,风格清雅别致,并不仅仅让观者欣赏到画作,而是逐步引领他们走入旧时美人“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的日常生活,而美人周围的家具、摆设等也可以让人一一点开。   项目主要负责人庄颖回忆起当初设计的初衷,“其实主要是因为当初故宫出了一大批研究这套作品的成果,我们就借助他们进行策划。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小小的切口,从它深入进去,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故宫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   《胤?G美人图》上线两周之后,下载量就超越了20万次,并且也在当年获得了苹果APP Store“中国区 2013 年度优秀 APP”。   而于壮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他们其实坐拥着一座宝藏。   随后,这个小组开始接连不断地向这个方向进行尝试,《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故宫陶瓷馆》和《清代皇帝服饰》等7款APP先后上线,与此同时,微信公号也在2014年初迅速上线,与之前不断丰富壮大的微博一起,将紫禁城更多的层面以一种温煦、亲切、幽默但又绝不失风雅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我们要把尘封的珍宝擦亮,给大家惊艳。”于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今,虽然工作的强度与内容在逐渐增加,但小组的编制依旧保持在十人。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的办公场所,紫禁城里有着自己特殊的规矩,每到黄昏时分,这里必须清场,而工作人员们也要在游客退场后离开。换句话说,他们没办法在这里加班。   对于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自由的自媒体来说,于壮他们不得不把工作带回家,而如果“一定要使用办公室或用电的话,比如要用内网,必须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