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孔径在100~200cm之间的实心锥冲击钻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2.1场地准备: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可采用筑岛、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当位于深水时,可插打临时桩搭设固定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对于有浅埋岩溶地层或存在地面塌陷隐患的桩孔,要先进行溶洞加固后方可进行钻孔作业。
2.2技术准备:施工图纸审核完成,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要求各工序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并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
3.技术要求
表3-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护筒顶面位置50mm测量检查倾斜度1%2孔位中心50mm3倾斜度1%测量或超声波检查
表3-2 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mm尺量检查2钢筋骨架直径±20mm3主钢筋间距±0.5d尺量检查不小于5处4加强筋间距±20mm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mm6钢筋骨架垂直度1%吊线尺量检查7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检查垫块
4.施工工艺流程
图4-1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钻孔桩灌注桩施工主要内容包括:泥浆池开挖和泥浆制备、冲击钻孔作业、钢筋笼加工吊装、导管安装、二次清孔及灌注水下混凝土等。
每个泥浆制备及循环分离系统由泥浆搅拌机、一个小泥浆池、一个沉淀池组成。
泥浆的制备性能指标见表5.1,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
表5.1 泥浆性能指标
钻孔方式地质情况泥浆比重黏度(s)含砂率(%)胶体率(%)PH 值冲击钻一般地层1.1~1.2016~22≤4≥95>6.5易坍地层1.2~1.3019~28≤4≥95>6.5卵石、大漂石≤1.4019~28≤4≥95>6.5岩石≤1.2016~22≤4≥95>6.55.1护筒安装及钻机就位
护筒内径比桩径大约20~40c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
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水中筑岛,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钻孔时孔内水位高出护筒底面0.5m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护筒顶面高出原地面约50cm。
安装钻机时要求底部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
5.2钻孔施工
钻孔时尽量安排两相邻桩间隔错开施工,确实无法错开时,则要等到相邻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 后方可开钻,避免影响相邻已施工完的钻孔桩质量。
对于钢护筒底脚以下 2~4m 范围内或地质较差的地段,孔内应多放些粘土采用低冲程冲砸。一般细粒土层可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壁密实不坍不漏,孔内沉碴较多时 采用抽碴筒取碴,或换浆排碴,反复多次,直至沉碴基本抽取干净。
钻机正常钻进时的要求:
(1)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分别进行调整:一般在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岩漂石之类的土层中宜采用 3~5m 的高冲程,但在任何情况下,最大冲程不宜超过6m。在通过粘土、松散砂、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中时宜采用1~3m的中、低冲程。在通过高液限粘土时,宜采用中冲程。若遇到流砂和淤泥层,应及时投入粘土和小片石,采用小冲程冲进,必要时反复冲砸。
(2)钻孔桩如通过软硬不均或岩石面倾斜较大的岩层时,需向孔内投入坚硬片石,采用低锤快打,形成一个平台后,方可采取较高冲程,避免偏孔、卡钻事故的发生。
(3)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的长度。一般在松软土层每次可松绳3~5m。应注意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到过大的意外荷载,遭受损坏。松绳过多,将会减少冲程,降低钻进速度,严重时使钢丝绳纠缠发生事故。
(4)钻进过程中随时捞取钻渣,判断地层是否与设计相符,如不相符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并停止钻孔作业,并做好记录。及时检验泥浆指标,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采用不同钻速、冲程,适时调整泥浆性能,孔内随时补浆并始终保持孔内液面高于孔外水位1.5~2.0m,加强泥浆护壁,保持孔壁稳定。
(5)钻孔应连续进行,当遇到特殊情况需停钻时,提出钻头,补足孔内泥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