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 目标与要求 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掌握CD的概念 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生物学活性 熟悉黏附分子的概念和细胞因子的分类 免疫应答过程依赖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其他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 免疫细胞相互识别及传递信息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分子,包括抗原、受体或其他分子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 一、基本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 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CD的概念(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人的CD编号已从CD1命名至CD350 二、免疫细胞表面的CD分子 免疫细胞膜分子按功能分为:受体、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其中受体包括:特异抗原受体及辅助受体、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受体、补体受体、NK细胞受体以及FC受体等 第二节 黏附分子(AM) 一、概念与分类 概念 黏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伸展与移动 CD分子是从抗原角度命名;黏附分子是从功能角度命名 分类 根据结构特点分为: 整合素家族、 选择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钙粘蛋白家族 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一) 整合素家族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integration)而得名 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至少14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以β亚单位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8个组 整合素分十分广泛 (二)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主要包括L-选择素、P-选择素和E-选择素三个成员 主要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起始粘附、炎症发生、淋巴细胞归巢。 家族各成员胞膜外结构域相似,均由C型凝集素(CL)结构域、EGF结构域和补体调控蛋白结构域组成。其中CL结构域是选择素结合配体部位 主要识别一些寡糖基团 二、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1.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信号 2.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3. 介导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 三、CD分子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阐明发病机制:CD4与HIV感染,CD18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细胞因子 一、细胞因子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等功能 根据产生的细胞,也可称为: 淋巴因子(lymphokine) 单核因子(monokine)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三、细胞因子的分类 细胞因子的分类(classify) 一.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 产生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 2. 作用: 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 3. 种类:IL-1~IL-35 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 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 I型干扰素: 干扰素α、β、ε、ω、κ 来源: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等 功能: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生长、免疫调节 应用:病毒感染性疾病等,肝炎、 SARS II型干扰素 即干扰素γ(IFN?) 来源: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功能:免疫调节 提高单核巨噬细胞、DC的抗原提呈能力 增强Tc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 抑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 趋化作用 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次要) 三.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是一类可以引起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成员:19个 分类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 干细胞生成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 血小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pptx VIP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1)PPT课件.pptx VIP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1)PPT课件.pptx VIP
- SGT756国电南自保护培训全解.ppt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市政工程定额章节说明).pdf VIP
- 盘扣模板支撑体系技术交底(二级).docx VIP
- 精创温控器EK-3010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外墙涂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舰艇操纵与避碰》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