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农09年复试笔试题
分析果蔬类食品从加工到贮藏其性质变化的原因;果蔬的加工方式及原理;分析果蔬类食品变色的原因;描述一种果蔬制品的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关键技术
KEY:(1)性质变化原因:
从微生物的角度,果蔬采摘后仍然在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作用,一个完整的果蔬是不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但是当受到机械损伤后,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到果蔬内部,将果蔬作为很好的培养基,进行生长繁殖、产生代谢产物,从而使果蔬发生腐烂变质,从表观上表现为有异味、腐败部位颜色发生变化、软化、浑浊、沉淀等。
从酶的角度,在贮藏期间,果蔬中的酶仍然在发挥着作用使得生化反应正常进行。当受到机械损伤或贮藏时间过久,就会发生变色、变软、营养价值下降,这是因为多酚氧化酶引起褐变、果胶酶引起组织软化、蛋白酶引起蛋白质水解。
从理化角度,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理化反应,如氧化、还原、分解、合成、溶解、结晶、沉淀等,理化败坏与微生物败坏相比,一般程度较轻,无毒,但造成色香味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这类败坏与果蔬所含的化学组分密切相关。
(2)加工方式和原理:
预处理:原料的选别与分级(剔除不合乎加工的果蔬,进行预先分级)——原料的清洗(去除表面的灰尘、泥沙和大量微生物及部分农残,保证清洁卫生和制品质量)——果蔬去皮(手工、机械、碱液、热力、酶法、冷冻、真空)——原料的切分、破碎、去心(核)、修整——烫漂(钝化活性酶、防止酶褐变,软化或改进组织结构,稳定或改进色泽,除去部分辛辣味和其他不良风味,降低果蔬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数量)——工序间的护色(烫漂、食盐溶液、亚硫酸盐溶液、有机酸溶液、抽空护色)——半成品保藏(盐腌、亚硫酸、大罐无菌保藏)
经预处理后,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加工,常见的有果蔬榨汁、果蔬速冻、制成果脯果酱、果蔬干制等等。
(3)果蔬类食品变色原因:
在贮藏加工中,由于果蔬分割,使得氧气大量涌入与果蔬切割面接触,使得在酚酶的作用下,果蔬发生褐变;光和氧气会使得叶绿素不可逆的褪色;
由于加工中一般有热烫的过程,使得果蔬中的叶绿素发生一系列变化,果蔬颜色有可能呈现更加鲜亮的绿色,还有可能颜色变褐;在贮藏过程中,因为一系列酶的作用,如果胶酯酶、脂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等间接作用使得叶绿素的稳定性下降更容易被酸、热等作用而发生变色;在加热中,由于酸的作用,叶绿素发生脱镁反应,生成脱镁叶绿素,进一步生成焦脱镁叶绿素,果蔬颜色显著向橄榄绿到褐色转变。
果蔬中的胡萝卜素一般来说比较稳定,加热会使其从金黄色变为黄色,但在氧、酸性和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而被破坏,从而使得颜色发生变化;
一些果蔬中还含有花青素和黄酮类色素。花青素不太稳定,光照、氧气、含水量、金属离子、二氧化硫、糖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光照和氧气会导致其褪色,二氧化硫也会使其褪色,金属离子可与其螯合而使其变色。黄酮类色素中只有一些有颜色,一般表现为黄色,而一些无色的黄酮在加热后可能会转变为有色黄酮。
(4)一种果蔬制品的工艺流程、要点、关键技术
蜜枣的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切缝——熏硫——糖煮——糖渍——烘烤——整形——包装——成品
要点:原料选择:选用果形大、果肉肥厚、疏松、果核小、皮薄而质韧的品种,采收时不宜过熟否则制品颜色较深
切缝:切缝太深,糖煮时易烂,太浅糖液不易渗透
熏硫:北方蜜枣切缝后熏硫,硫磺用量为果实重的0.3%,30-40min,南方蜜枣不熏硫
糖煮:配置30%-50%的糖液35-45kg,与枣果50-60kg同时下锅煮沸,加枣汤2.5-3kg,煮沸,如此反复三次加枣汤后,开始分次加糖煮制,每次应在沸腾时进行,最后一次加糖后,续煮20min,再连同糖液倒入缸中浸渍48h。全部糖煮时间需1.5-2h
烘干:温度60-65,烘至6-7成干时,进行整形,捏成扁平的长椭圆状,再放入烘盘继续干燥至表面不粘手,果肉具韧性即为成品。
微生物生长曲线和单细胞经过各阶段的名称、特点及形成原因;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微生物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KEY:(1)微生物生长曲线及单细胞经过的各个阶段:
生长曲线(见图)
调整期(lag phase):又称延滞期。
特点:生长速率常数为0;细胞体积增大,DNA含量增多为分裂做准备;此时合成代谢旺盛,核糖体、酶、ATP合成速度加快,易产生诱导酶;对不良环境敏感;
原因:菌体重新调整代谢;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
特点:菌体细胞生长速率最大;分裂快,增代时间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酶系活跃,代谢旺盛,菌体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群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最一致;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原因:此时细菌已经完全适应其周围的环境,而且有足够的养分供其生长;
稳定期(stationary p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集合(练习)(试卷版)原卷+答案详解.pdf VIP
- NBT 32032-2016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效率检测技术要求.pdf VIP
- NB∕T 32033-2016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磁兼容性检测技术要求.pdf VIP
- NBT 32039-2017 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pdf VIP
- 能源行业标准 NBT 32040-2017 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pdf VIP
- 高一预习强化2 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问题-初升高数学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pdf VIP
- NBT 32041-2018 光伏发电站设备后评价规程.pdf VIP
- NB∕T 32043-2018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VIP
- NBT 32044-2018 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1)(标准规范).pdf VIP
- NBT 32046-2018 光伏发电工程规划报告编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