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自然灾害
1、必备的两个条件:
(1)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有遭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2、分类:
(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种。
(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①气象灾害:指大气异常活动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包括热带气旋、干旱、寒潮、暴风雪等灾害。
②洪涝灾害:洪灾是指因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涝灾是指因降水过多农田被淹没,造成农作物减产以致绝收的灾害。
③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④生物灾害: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天灾。
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由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房屋、道路桥梁、工矿企业、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的损失。(2)间接经济损失: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商贸金融停业等方面的损失。
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自然灾害的特点:
严重的危害性:能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有突发性和渐发性之分:地震、火山喷发和飓风具有突发性;大面积的旱灾和土地荒漠 化等具有渐发性。
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具有区域性。 4、各灾害之间具有发生的连锁性。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地震灾害
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
成因:地质构造变动、火山喷发、岩洞崩塌、陨石冲击、人为活动(如核爆炸、修建水库等)。
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1)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2)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3)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4)震源深度:震中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5)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近的各点连线
(6)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
4、震级:
(1)意义:衡量地震的强度(2)数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5、烈度:
(1)意义: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2)影响因素: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等
6、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二、地质灾害
1、泥石流
(1)定义: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形成条件: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 ②物源: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
③水源: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2、滑坡
(1)定义: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形成条件: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大
(3)多发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危害:破坏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三、热带气旋
(1)①台风带来强风,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
②带来暴雨,导致巨大的洪涝灾害;③引起风暴潮,冲破海堤,导致海水倒灌
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所以台风造成的损失往往较大。但台风可以带来充沛的降水。
二、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时间:主要发生在9月到次年5月;两个高峰:3月~4月(最强)和10月~11月。
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但每次的具体源地、入侵路径不尽相同。
路径:西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
西北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
北路——从北方直接南下。
危害:①带来降温,会使农作物、果木等遭受严重的冻害;
②带来大雪、冻害,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电力、通讯中断;
③伴有大风天气,在沿海地区会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
三、旱灾的分布与危害:
⒈ 分布: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均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旱灾威胁;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
⒉ 类型:多为春旱,夏、秋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
⒊ 危害:旱灾是我国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旱灾出现的同时,往往伴有高温天气,致使旱情加重;除影响农业生产外,还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
四、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⒈ 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是气候和地形,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多、高原和山地少。
⒉ 多发区: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是全国洪涝次数最多、范围较大的地区,湘赣北部地区、苏浙沿海和闽北地区、淮河流域、海河流域。
⒊ 危害:我国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集中,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会不断增大。
第三节 中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海啸等。
风暴潮:
⒈ 种类:
①台风风暴潮:
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文专题小学人物语言描写训练作文课件.ppt VIP
-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游园》课件.pptx VIP
- 颈椎病的MRI诊断(黄仲奎).ppt VIP
- 3.1代数式(第2课时代数式求值)(教学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pptx VIP
- 中国现代渔业.ppt VIP
- 湖北武汉2024届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颈性眩晕研究的新进展课件.ppt VIP
- 导学案 数学活动 拼图小游戏与密码中的数学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第20讲-曲线系及其应用(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