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共四讲: 第一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二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第三讲:宋明理学 第四讲: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 第一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三个考点: 考点1、百家争鸣的背景 考点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考点3、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考点1、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百家”是虚指;展开争论,彼此吸收融合。 经济:铁器和牛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分封制瓦解;各国改革; 阶级:士人阶层兴起,受诸侯国统治者重视; 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训练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训练2、《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 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 训练3、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 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 训练4、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时代大背景是 A.频繁的兼并战争 B.社会大变革 C.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井田制的瓦解 训练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训练6、同学们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型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下列题目符合史实的是 ①《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②《百家争鸣:中华文化的巍峨高峰》 ③《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④《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考点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1、儒家 (1)孔子 政治思想:① “仁”, 仁者爱人; ② “礼”,“克己复礼” 、 “正名” ; ③ “为政以德”(民本);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实际问题; (与庄子、荀子比较) 教育思想:①最早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教育教学方法:(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③整理典籍:六经 评价: ①“仁者爱人”有助于调解人际关系;“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 训练1、“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教育主张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不耻下问 D.当仁不让 训练2、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 训练3、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克己复礼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训练4、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