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2014年最新人教版)分析报告.ppt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2014年最新人教版)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毛泽东名言:“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邓小平名言:“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①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①② P46 ②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P47 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②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③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④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保证清正廉洁 ⑤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一、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一想到广西还有700万贫困人口,睡都睡不着觉啊!——广西原自治区主席成克杰(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 从政为官三十年,回首往事心怡然。休言怀才谋大略,但愿清廉归平淡。平生只念苍生苦,富民强国求发展。历尽艰辛终不悔,一腔热血荐轩辕。——原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3100万) “我要做一个清廉的市长,不飘浮,不作秀,不忽悠,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与骂名!”——深圳原市长许宗衡(20多亿) 请网友放心,对待腐败案件,将有一件查处一件,“不管是谁,哪怕他官越做越大,只要违法,必然受到惩罚。”——原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回答网友问题时表态 对于监督中发现的涉及党员干部的各种重大案件,上海市委态度非常鲜明:就是要有一件查一件,查清一件处理一件,绝不姑息迁就!”——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180亿) 思考: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2、怎么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3、如何建立这个体系? ——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4、我国当前的行政监督体系 如何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 (1)一靠民主(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二靠法制(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制度。 当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及常委会) 中国共产党 人民政协 社会与公民(舆论) 司法机关(检察院、法院) 上级政府部门 监察部门 审计部门 法制部门 行政机关 上 级 政 府 审 计 部 门 法制部门 监察部门 国家权力机关 的监督 人民政协 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 的监督 司法机关 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二、为政务公开喝彩 1、什么是“政务公开”? 2、实施政务公开有什么意义? 信息公开制度和办事公开制度 ①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敌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 结 为什么监督 必要性:权力是双刃剑 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怎么样监督 健全制约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 外部监督 自觉接受监督 实施“政务公开” 综合探究:政府的威信从何而来 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政府的威信?(含义) 2、政府威信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根本标志? 4、如何树立政府威信? 1、什么是政府的威信?(含义) 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威信的决定因素 从根本上讲,政府的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4、如何树立政府的威信呢?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 1、目前,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监督体系内容的是(? )   A. 国外舆论的监督   B. 司法机关的监督   C.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D. 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A 2、“政务公开”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是因为: ( ) A、政府依法行政杜绝了工作中的失误 B、人民政府为人民 C、政府的决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 D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