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句(段)的考查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讲故事的人》莫言 19、①表现母亲和蔼可亲的品质。②表现了母亲宽容、不记仇的品质。③表现了母亲大方、富有同情心的品质。④表现了母亲诚实的品质。 20、⑴这句话很好地诠释出母亲的伟大的人格魅力,犹如大地般广阔,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尊敬之情。 ⑵这句话或许是母亲故意编出来的,这句从母亲的语言描写,体现了母亲的宽容之心,也突出了母亲要教育作者人要懂得包容,侧面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讲故事的人》莫言 21、①出于对母亲的爱与思念,希望母亲在天堂也能与自己分享这份喜悦;②向大家说明了自己在成长和成功与母亲自小的亲身教育有莫大的联系。 我领悟到:①做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②做人要有一颗善良之心,要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实用类练习评讲 2014年4月 第8周晚测实用类 19、文章开头引用苏步青校长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理解分析】 A、①开篇点题,有总起作用。 ②交代文章线索,同是也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B、①说明语文的重要性;②同时引出下文对徐中玉对大学语文的贡献;③吸引读者的兴趣。 C、 ①引用苏步青校长的话,是用一位著名学者的观点来表明语文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1分);②引出后文徐中玉老人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大力倡导(1分); ③印证了徐中玉老人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的正确思想(1分);④吸引读者(1分)。 第8周晚测实用类 20.为什么说徐中玉老人“站在天地之间,与其说是文人不如说更像军人”?(5分) 【分析综合】 ①首先,这句话是对徐中玉老人外形特征的一个总结,老人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依旧挺拔刚正,就像是一位军人;②其次,老人一生成就非凡,在大学语文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足以让他顶天立地;③最后,老人一生历经苦难,但他不畏强权,正直敢言,充分体现也他正直坚强、不卑不亢的风骨。 [5分。写一点两分,两点4分,3点5分。意思对即可。] 第8周晚测实用类 21.作者写徐中玉老人,有什么意图?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文意探究】 ①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有风骨,有远见卓识,对大学语文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②赞颂了徐中玉老人的风骨和谦逊,表达了作者对徐中玉老人的无比敬意。③针对现实社会中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漠视,表达了作者的不满和担忧,更呼吁人们重视母语教育。 [6分。每点两分,意思对即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 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是指画家自己内心的感悟。意思是以大自然为师,再加上自己内心的感悟才可以画出好的作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2013年《山水画中的地质学》 19.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4分) A①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是画家师法自然、表现自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 ②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 B①这是对前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进一步解释,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成分。②山水画中的皴法画表现了一定的地质风貌,但又不等同于地质原貌。 C ①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所以说这些以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②中国山水画一开始就重视写生,以自然为师,所以说是山水风貌的再现。 20.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A①结构上承上启下。 ②内容上,举例说明山水画的皴法来自于画家对自然山石的观察写生。 并由不同皴法对应不同的山石,引发山水画是否反映了地质规律的讨论。 B①在结构内容上承上启下,是对上文《芥子园画传》皴法种类的进一步解说,同时又为下文中地质学中的不同区域的地层进行铺垫,顺理成章地引出地质规律的话题。 ②运用举例子的方法,从侧面证明下文的岩石地层的复杂性。又使得语言不枯燥。 ③说明认识事物要不断地创新,今天的山水画家要学习一些地质知识的必要性。 21.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6分) A①从表现对象看,自然山石千姿百态,不同山石需要不同的皴法来表现,现有皴法不能完全表现它们,因此需要发展出新的皴法。 ②从画家的艺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