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龙集团吉林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建龙集团吉林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轧钢项目部培训课件 卷取区域设备知识 主讲人:王盾 卷取区设备总体概述 1、地下卷取机安装在层流冷却后面,用于将精轧机轧制后的成品带钢卷成钢卷;卷取时,卷取机与夹送辊和精轧机形成稳定张力,保证卷取质量,本卷取机是具有自动踏步控制(AJC)功能的全液压地下卷取机。 2、轧制过程中,精轧机与卷取机形成连轧连卷。为了保证钢卷头几圈的卷取质量,带钢穿带速度不大于10m/s,待卷取机助卷辊完成踏步动作后,卷取机与精轧机同步升速至正常轧制速度。 技术参数 卷取带钢厚度/ 1.2-12.7 mm 卷取带钢宽度/ 700-1300 钢卷重量/ max 25.4t 单位卷重/ 20kg/mm 钢卷外径/ 1200-2000 mm 卷取速度/ max18 .4max. 穿带速度/ 10 max 卷取温度/ 350-800 ℃ 卷区设备包括: 卷取区设备包括: 1号卷取机入口辊道 1号卷取机入口侧导板 1、2号夹送辊 1、2号卷取机 2号卷取机入口辊道 2号卷取机入口侧导板 带钢拦截装置 1、2#卸卷小车 1、2#钢卷站 1、2#运卷小车 提升回转装置 旋转台及步进梁 设备分项说明 1号卷取机入口辊道 概述:1号卷取机入口辊道位于1号卷取机前;用于将带钢传送到1号卷取机。 设备结构及传动特点 本辊道采用交流变频电机单独传动型式,由电机通过联轴器直接传动辊子,速度可调。 辊子为空心辊。 辊子辊身采用外部喷水冷却。 轴承采用自动干油润滑。 设备结构及传动示意图 控制要求: 辊道调速范围:0-20.14 m/s。 辊道要求可正反转运行,可与夹送辊联动,也可与NO.1 号夹送辊进料辊同组控制。 可人工手动或自动控制启停。 辊子外冷却水的开闭,根据生产工艺决定。 1号卷取机入口侧导 概述 1 号地下卷取机的夹送辊前,将来自精轧机的带钢引向卷取机。卷取时,两侧侧导板保持适当的侧压力,在不损伤带钢的情况下,保证卷取时带钢不跑偏,防止钢卷出现“塔形”。 1号卷取机前侧导板配合1号夹送辊和1号地下卷取机完成带钢的卷取。 设备结构及传动特点: 本侧导板为液压驱动齿轮齿条型。 侧导板分为操作侧侧导板和传动侧侧导板,侧导板由平行段和倾斜段组成。 传动侧侧导板和操作侧侧导板各由1 台液压缸驱动,液压缸内置MTS 线性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侧导板的开口度和移动速度,液压系统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液压缸活塞腔的压力。 操作侧侧导板结构与驱动型式同传动侧,操作侧与传动侧侧导板采用液压同步。 齿轮齿条采用自动干油润滑。 设备结构示意图 2号卷取机入口侧导板 1、2号夹送辊 概述 1、2号夹送辊分别位于1、2号地下卷取机前。 当带钢进入夹送辊时,上辊快速压住带钢,并对带钢头部进行第一次弯曲。带钢头部在出口活门和导板的引导下进入卷取机,保持卷取机和夹送辊间的张力。卷取时与卷取机保持稳定张力。 在机架传动侧(DS)和操作侧(OS)各装一个上辊液压缸(带内置式位移传感器);上辊液压缸同步驱动抬升梁,通过抬升梁,带动上辊轴承座作上、下运动实现辊缝调整。 1、2号夹送辊分别配合1、2号地下卷取交替进行带钢的卷取。 设备结构及传动示意图 2号夹送辊与1号夹送辊唯一不同之处在于:2号夹送辊没有出口料辊。 上下夹送辊传动示意图 夹送辊工作方式: 夹送辊上、下辊:重复短期工作制,最大接通次数60次/小时; 进出料辊:长期工作制(短期频繁加减速) 夹送辊辊缝控制: 1. 准备卷取阶段 当带钢进入夹送辊时,夹送辊由位置控制转换成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模式:夹送辊液压缸的压力设定值根据现场带钢厚度、宽度和材质等给出,以带钢不打滑且能够使带钢塑性产生变形,压力最小为原则。 2. 卷取阶段 卷取时与卷取机保持稳定张力,夹送辊采用压力控制; 43 减速卷取阶段 夹送辊由压力控制转换成位置控制。当带尾到达夹送辊时,上夹送辊上升到最大开口度位置。 上下辊控制 上辊控制: a) 卷取前,上辊处于预设辊缝位置并开始低速运转,等待卷取。 b) 当带钢到达侧导板时,上夹送辊升速,其线速度比辊道线速度高5%-15% c) 当卷取机卷取时,夹送辊与卷取机保持恒张力卷取。 d) 当带尾到达F4精轧机时,上辊线速度滞后卷取速度5%-10%,张力全部由夹送辊承担 e) 上辊可手动和自动正反转。 f) 要求上辊两侧压下液压缸的速度和位置同步 下辊控制: a) 卷取前,下辊开始低速运转,等待卷取。 b) 当带钢到达侧导板时,下辊升速,其线速度比辊道线速度高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课件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pdf
- 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2版)配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pptx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doc VIP
- 2022《初级会计实务》章节习题第一章概述.pdf VIP
- 浙江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功能操作手册(pc端) .pdf VIP
- 面向电力无人机巡检图像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深度学习系统: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pdf VIP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每课一练及答案部编人教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