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合体 Ⅲ (4)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功能:将电子从Cyt c O2 复合体Ⅳ 还原型Cyt c → → O2 CuA→a→a3→CuB 组成:由13条多肽链构成 一条肽链含Cu-Cu CuA 另一条肽链含两个铁卟啉 Cyt a、a3 含Cu CuB 传递电子的顺序 Cyt c (还原型) aa3 o2 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由以下实验确定 ①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由低 高 ② 体外拆开和重组 ③ 特异抑制剂阻断 ④ 离体线粒体缓慢给氧观察氧化顺序 3、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及重要的呼吸链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氧还电位) 物质的氧还电位越低,越容易失去电子, 传给氧还电位高的物质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各成分 按低氧还电位→高氧还电位 电子传递方向: 低氧还电位→高氧还电位(释放能量)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两条主要的呼吸链 Two Main Respiratory Chains NADH氧化呼吸链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 黄素蛋白 铁硫蛋白 CoQ 细胞色素 NAD+或 NADP+ 二、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2H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称为氧化磷酸化 ,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方式。 (一)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ATP生成部位) 依据: 1、 P/O比值 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或ADP摩尔数),即生成ATP的摩尔数。 P/O比值 每消耗1mol 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 P/O比值: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时生成ATP的个数 1个氧原子 2e+O ? O2- ADP+Pi ?ATP 无机磷个数 生成ATP的个数 利用P/O比值推测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羟丁酸:P/O = 3 2e从NADH到O2 生成3个ATP 琥珀酸:P/O = 2 2e从琥珀酸到O2 生成2个ATP 因此,NADH→Q 存在偶联部位。 抗坏血酸:P/O = 1 2e从Cytc到O2生成1个ATP Cytc:P/O = 1 2e从Cytaa3到O2生成1个ATP 因此,Cytaa3→O2 存在偶联部位。 Q →Cyt c 存在偶联部位。 42 2、电子传递链自由能变化 自由能:即一个体系的总能量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能够做功的那一部分能量,又称为Gibbs自由能,用符号G表示。 自由能变化:⊿Go=-nF⊿Eo ATP ATP ATP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40 (二)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 1、化学渗透假说 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外侧,形成了质子浓度内低外高的浓度梯度,这样造成了膜内外两侧跨膜的电位差,其中蕴藏着电化学能量,这种能量用于ADP与Pi合成 ATP 。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膜 + + + + - - - - H+ O2 H2O H+ e- ADP + Pi ATP 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 化学渗透假说 2、ATP合酶(复合体Ⅴ) 组成: F1:亲水部分 (α3β3γδε亚基 ) F0:疏水部分 (a1b2c9~12亚基) 功能: F1:催化ATP生成 F0:质子通道 ATP合酶结构模式图 镶嵌在内膜中 位于内膜基质侧 当H+顺浓度递度经F0中a亚基和c亚基之间回流时,γ亚基发生旋转,3个β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 ATP合酶的工作机制 75 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1). 呼吸链抑制剂 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 (2). 解偶联剂 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 如:解偶联蛋白 (3).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 如:寡霉素 1、抑制剂(inhibitor) 53 54 鱼藤酮 粉蝶霉素A 异戊巴比妥 × 抗霉素A 二巯基丙醇 × CO、CN-、 N3-及H2S × (1)各种呼吸链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