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新区河东片区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110国道道路工程受委托,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红线宽度(m) 卷号 1 110国道 快速路(近期主干路) 80 第1卷 2 纬一路 主干路 50 第2卷 3 经八三路 主干路 50 第3卷 4 纬一二路 次干路 36 第4卷 5 纬五三路 次干路 36 第5卷 6 纬六路 次干路 36 第6卷 7 纬七路 次干路 36 第7卷 8 纬八路 次干路 36 第8卷 9 纬九一路 次干路 36 第9卷 10 纬十路 次干路 36 第10卷 11 纬十一路 次干路 36 第11卷 12 纬十二路 次干路 36 第12卷 13 经二三路 次干路 36 第13卷 14 经五三路 次干路 36 第14卷 15 经六一路 次干路 30 第15卷 16 经六三路 次干路 36 第16卷 17 经六四路 次干路 30 第17卷 18 经八一路 次干路 36 第18卷 19 经八路 次干路 36 第19卷 20 经八二路 次干路 36 第20卷 21 经八四路 次干路 36 第21卷 22 经八五路 次干路 36 第22卷 23 经八六路 次干路 36 第23卷 24 纬四三路 支路 24 第24卷 25 纬五路 支路 24 第25卷 26 纬五一路 支路 24 第26卷 27 纬五二路 支路 24 第27卷 28 纬六一路 支路 24 第28卷 29 纬七一路 支路 24 第29卷 30 纬七二路 支路 24 第30卷 31 经一一路 支路 24 第31卷 32 经一三路 支路 24 第32卷 33 经五一路 支路 24 第33卷 34 经五四路 支路 24 第34卷 本次设计110国道西起经二三路,东至泉玉林滨河西路,道路长约3.58km。。110国道远期规划为城市快速路,近期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规划红线宽80米,道路设计横断面为四幅路型式,中央分隔带宽10米,行车道各宽12米,两侧分隔带各宽5.5米,两侧辅路各宽11.5米,最外侧人行道各宽6米(含树池)。
本项目工程内容包含道路、交通、给水、雨水、污水、照明工程,还包括交叉路口电力、电信、热力和燃气预留管位设计,本册为第1卷第1册110国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含初设),其他工程另见各专业图纸。
1.3设计依据
1.3.1相关文件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新区河东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乌兰察布城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12)。
1.3.2基础资料
(1)甲方提供的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资料;
(2)甲方提供的地形图(1:500);
(3)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市中心城新区霸王河东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12.3。
1.3.3采用或参照的主要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998年局部修订)》(CJJ 37-90);
(2)《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J114-2001);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7)其他相关规范。
2.建设条件
2.1现况情况
2.1.1道路沿线用地现况
项目道路周边用地主要为村庄及农田。
2.1.2现况道路情况
(1)本项目现况道路情况。
本次110国道设计范围内现况无路,道路红线范围内主要为村庄、农田。
(2)相交道路现况情况。
本项目共与6条规划道路相交,规划道路处均无现况道路。
2.2现况地质及水文情况
2.2.1沿线地形、地物概况、气候特征
勘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山丘平原相间,丘陵沟壑交错。本次勘察河西道路沿线总体地形由南向北渐低。地形起伏不大,相对平坦,有大面积耕作,为平原微丘区;路线区域标高多在1320-1345m,线路高差20-25m。
根据大地构造和区域地貌综合特征,拟建线路范围内各沿线地貌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属于平原微丘陵区。
各线路分布段地形相对平坦,属于察右前旗黄旗海湖积边缘相浅丘状平原区,植被一般,有大面积耕作。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砂、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及风积砂组成。为平原微丘区。西北侧地形略有起伏,覆盖有第三纪玄武岩。
公路所在区域(以下简称勘区)地处中纬度亚洲内陆地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和中低山丘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春季干燥少雨、多风沙,夏季短暂而降雨集中,秋季霜早易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人员技术等级考试(行政后勤管理员·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docx VIP
- 基于SWOT分析法探讨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开展健康体适能检测业务的可行性.doc VIP
- 2025年中职高考中职英语二轮复习语法专项第四章代词课件(共237张PPT).pptx VIP
- AI应用行业年度报告2024-奇异因子.docx
- 产教融合视角下AI智慧营销时代广告策划教学路径研究.docx VIP
- 论意境_袁行霈.pdf
- 02S101矩形给水箱图集标准.pptx
- 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pdf VIP
-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说明书.PDF VIP
- 12J6 外装修(标准图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