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慎于言”不是不言,也不是说话迟慢、吞吐。而是重在敬口,不随便说话,不说无关的话,避免无节制的说话,所谓不失言,不高声,不窃议,不私语,不危言耸听、也不漫不经心,不随声附和、也不哗众取宠。其次,说话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礼、言之有理,辞达、义正,容止合宜。最后,言之而能行之,君子以言不顾行、行不及言为耻。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子贡曰:“诗云:‘辱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说文解字》:“财分少也。” 谄,《说文解字》:“讇,谀也。”皇疏引范宁说:“不以正道求人为 谄也。”朱熹注:“谄,卑屈也。” 富,《说文解字》:“备也,一曰厚也。” 骄,刘氏正义:“马高六尺之名。人自高大,故亦称骄。”朱熹曰:“骄,矜肆也。”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可也,孔安国注:“未足多也。”皇疏:“孔子以为不骄不谄,于道虽可,未及臧也。” 乐,一本中为“乐道”。古人以为古论语为“乐道”,而鲁论语无“道”字。然而,乐正可以作“乐道”解释。所以,郑玄注:“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 朱熹曰:“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凡曰可者,仅可而有未尽之辞也。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贡货殖,盖先贫厚富,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又一说:“人之为境所动者,以见心外有境故也。贫而谄,富而骄,陋矣,故以‘无谄’‘无骄’为可。然无谄、无骄者,特不为境所动而。能了心外无境否乎?不能了心外无境,而能保其真,不为境所动乎?故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朱熹的发挥,要人自守、内足,不以贫富为心,超然乐道。《笔麈》所言,要人先不为境所动,然后达到心外无物。无婴于外物,则不以得丧、贫贱为情。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尔雅·释器》云:“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郭璞注:“皆治器之名,谓治骨象玉石以成器也” 朱熹:“言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之无穷,虽有得焉,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 告,《广雅·释诂》:“教也。” 往者,前者,朱熹云:“其所已言者。” 来者,后者,朱熹云:“其所未言者。”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刘台拱《论语骈枝》:“无谄无骄者,生质之美,乐道好礼者,学问之功。夫子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然不如丘之好学也。’而七十子之徒,独称颜子为好学。颜子而下,颖悟莫如子贡,故夫子进之以此。然语义混融,而又引而不发,子贡能识此意,而引《诗》以证明之,所以告往知来。” 黄氏《后案》:“切磋者,必判其文理之细,道学似之。琢磨者必去其瑕玷之微,自修似之也。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无谄无骄,质美而自守者能之,乐与好礼,非道学自修不能及此。故引诗以明之,告以进境而知所由来,是告往知来也。”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患,《说文解字》:“忧也。” 据皇侃本,此句似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也”。所以王肃注曰:“但患己之无能知也。”不患己之无名,患己无实也。 ? 《儒家经典选读》 《学而篇第一》 人之不己知,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其一。刘氏正义说:“人不己知,己无所失,无可患也。己不知人,则于人之贤者不能亲之用之,人之不贤者不能远之退之,所失甚巨,故当患。”又朱熹《集注》中引用尹氏:“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知己。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此其二。孔子宣讲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