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概论-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汉字学的转变 (一)名称的变化 章太炎:“语言文字之学” (二)文字学与语言学分家 建立了独立的语言学; 训诂学、音韵学从“文字之学”中分离出来。 (三)研究对象缩减 字形、字音、字义 字形 (四)研究领域的扩展 古文字学的独立:甲骨、金、玺印、货币、简牍、帛、陶、玉石文字研究 汉字改革的研究:探索拼音化道路与汉字简化 四、汉字学的现状 (一)名称的变化 汉字学 (二)研究对象的变化 字形 字形、字音、字义 (三)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 1、汉字本体研究 (1)传统的汉字学分支 普通汉字学 古文字学 俗文字学 (2)新增的汉字学分支学科 汉字构形学 汉字构件研究 理论汉字学研究 现代汉字学 2、应用汉字学形成了不同的分支 汉字教学研究 汉字规划研究 3、汉字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的交叉学科 汉字文化学 汉字信息处理研究 汉字符号学 (四)研究方法的变化 1、系统科学方法 2、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汉字学的学科地位和研究方法 汉字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1、汉字学是汉语言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2、汉字学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基础; 3、汉字学是考古学的重要基础; 4、汉字学是一些艺术形式的基础; 5、汉字学是文化学的重要基础。 汉字学的方法 1、实事求是的方法 2、历史的观点 3、分析的方法 4、综合的方法 5、字形分析与文献用例相结合 阅 读 书 目 1、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2、中国文字学 唐 兰 上海古籍 3、古文字学导论 唐 兰 齐鲁书社 4、古文字学初阶 李学勤 中华书局 5、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上海古籍 6、中国文字学 陈梦家 中华书局 7、说文释例 王 筠 中华书局 8、汉字学概要 王 宁 北师大 9、汉字构形学讲座 王 宁 上海教育 10、汉字文化学 何九盈 辽宁人民 文字学概论 《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尚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婴 《荀子·富国》“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载黄金,而遇 中山 之盗也。”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婴,頸飾也。从女賏。賏,其連也。 ” “賏,頸飾也。从二貝。” 清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婴,绕也。” “賏,頸飾也。从二貝。騈貝爲飾也。” 朋 《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古文字专家高鸿缙“ ,贝之二系也,一系五贝,二系十贝为一朋。” 王国维《说珏朋》“殷时玉与贝皆货币也……其用为货币服御者,皆小玉小贝而有物焉以系之,其所系之贝、玉,于玉则谓之珏,于贝则谓之朋。” 《康熙字典》“朋○按《說文》古鳳字,註:??,古文鳳。象形。鳳飛,羣鳥从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 娣 《尔雅·释亲》 1、“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三国魏孙炎、晋郭璞等均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 2、“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 郭璞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 绪 论 文字 —— 汉字 古代: 汉字产生时“天雨粟,鬼夜哭” “敬字惜纸”的习俗 《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小学,学小艺焉……” 《礼记·内则》“十岁学书计,十三学乐,十五学射御,二十始学礼。” 《周礼·地官·保氏》记保氏官以礼、乐、射、驭、书、数等六艺教之。 《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之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说文解字·叙》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个系统:文言与古白话。 近代:汉字落后论 现代:世界瞩目 汉字是古代小学的重要内容; 汉字研究是古代经典研究的重要基础; 汉字的命运与国运息息相关; 人们对汉字还缺乏全面、清楚的认识。 汉字学的创建与发展 一、汉字学的创建 先秦 —— 萌芽期 1、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古结 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2、 对汉字的构造有所思考。 《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左传》“止戈为武”、“皿虫为蛊”; 《韩非子》“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