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一个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由规模扩张加速向质量提升转型的过程。保康在县城建设上如何把握这个精髓,解决城市建设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质和形象粗浅问题?客观需要确立和实施文化引领战略,走特色文化建设、县城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形成文化内涵丰富、地域风情浓郁、引领发展潮流的魅力之城,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区域发展。
一、要以游子之心看保康,找准城之风情路
在融入文化因素、推进县城景区化上,要信奉“得人心者得天下”。那么,也就是要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不以自恋之情、俗子之见,要以既爱保康、又懂保康,且“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游子之心,科学、客观地看保康,找准县城的风情建设之路。
首先,要以游子之心度保康,看县城魅力差在哪里?投入要算效益帐,有多少潜在效益就只做相应的投入。许多小城如江西宜春明月山等地,长期没有铁路、机场等便捷设施,也无大项目支撑,还是兴起了旅游业。在进入了发展春天后,各级领导才重视,给予优惠政策,配套建高速、机场等设施,引来大型酒店,使景区实现“二级腾飞”。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最要紧的任务,不是简单的“六通一平”、五星级酒店、道路扩宽升级等问题,而主要是让旅游先“火”起来,取得与已做投入相一致的收益。“不见兔子不放鹰”,在没有见到潜在效益的情况下,精明的商家是不愿投入的。如尧治河,如果自己不建成3A级景区,游人纷至沓来,也不会有大川集团投资建设养生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首先要找准保康县城与游人心目中的差距。综合众多外域游客的评价,以及同类地区的经验教训,客观地讲,保康的山水风光很好,设施建设力度不小,但多属满足基本功能之举、亦步亦趋之作,主要差在融注智慧不多,独创举措太少,文化之光微弱,且文化融入不得要领,与实地景致不协调,与常人心理不契合,如我们所创作的故事与《西游记》中故事,所作夸张与庄子、李白文中的夸张相差甚远,以至于景点单调、呆板、枯燥,想想新加坡的鱼尾狮塑像,看看保康的九牛爬坡县标;通过保康的苏公泉,联想到兴山的昭君井,自己就能信服。对此,有人会问,到底怎么干?比如,官山是自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以来,保康投入很多人力、钱财,一直掌握于手的宝贵资源,但现在与众多城市的森林公园差多了。到底如何抓好文化融入?宏观上应当以大诗人的情怀、灵性来构思。如依笔者之见,官山森林公园应当是一个以“官”字为主题,让官员正官德、铸廉魂的游园,把山脚下几家酒店换成如“鸿门宴”与楚国相联、又起警示作用,或者“醉翁亭”等有官民同乐之意的牌子;吊脚楼可赋于“黄梁”楼的寓意,让住者首先在黄梁楼上做一梦。上山可以大致设计为三条路,一条是人间正道——沧桑路,按照楚国大诗人屈原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境设计,坎坷不平、先窄后宽,有独木桥,有阳关道,一段一职级,路边分别是古今名仕廉吏和保康各个时期出现的优秀人物的雕塑,并配以其经世致用、炙快人口的心语名句,在山巅上设功成台,在此可一览众山小,极目保康殊。一条路是中庸之道——平白路,取官场“不倒翁”之意,设计思路是因不思进取,为政庸碌,导致民生问题积聚“爆炸”。此类景致可选保康历史上5次水旱灾害、瘟疫致人员死亡众多,特别是光绪23年因久旱歉收出现的多起人吃人问题;保康民众4次直接或者参与反抗封建专制压迫的事实;1942年因工作决策失误违过自杀的县长刘沛然墓碑,以及因工作草率错杀的抗日将军田西原(曾任国民政府第39集团代总司令,起义投诚人员)墓。一条路是魔鬼牵道——快活路,设计为先阔后窄、松软平滑,诱惑种种,陷井多多,该路一支路是歪邪路,此路走向阴森的深水沟,沟里有一批牢中之人在招手;一支路是黄泉路,向西到塔儿坡的极乐宫,此路前头有胡长清、成克杰等雕像在等候。在此休闲,寓教于乐,使人感悟,甚至震撼。如此或者类似构思,不用花很多钱建设,或者立足中国一流标准多花些钱建设,要远比现在缺乏思想灵魂地建设好的多。“窥一斑而知全豹”,现在,我们在城区建设上,特别是在景点建设上,主要就差这点,与游人的期望相差甚远。
其次,要以游子之心审保康,看文化建设路在哪儿?截止目前,我们迎来的旅客、取得的收益,与我们的投入不成正比。问题是多方面的,反映在文化建设上的问题主要是三点:一是文化脉络不清,应当看清主流。文化之河如地下之水,要通过史书典藏、文物碎片、民间传说等内容,看清文化主流这条地下河,如此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打出“龙洞”来。保康在文化上有过一些研究,但不够深入全面。保康是“楚国发祥地”已成定论,但之后至清康熙以前,保康的文化脉落是不大清楚的。而且,大约前8—10代人时,外域人口进山给保康现在文化造成的重大影响问题,也缺乏深入全面地研究。我们要目光如炬,透过时空,看到当初这里的人们如何从刀耕火种走来,在亘古洪荒的山林中创造出的辉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英笔译基础教程第6章 人称与物称.pptx VIP
- 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指南共识最新版.docx VIP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pdf VIP
- 32.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讲练(全国通用).docx
- 素养与情操——美术鉴赏的意义课件.pptx VIP
- 迪士尼运营管理案例分享.docx VIP
- 2025年天翼云高级运维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观察一棵植物(课件) (1).pptx VIP
- 英汉对比之物称与人称汇总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