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行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粮食加工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一、粮食加工行业概述 2 二、大米加工产业链 4 三、稻米加工产品的供需-盈利分析 6 四、国内十大大米加工生产企业 11 五、粮食加工业政策 13 一、粮食加工行业概述 (一) 粮食加工业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粮食加工业又是所有食品工业的基本原料来源。中国的粮食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并有了较完备的细分。根据粮食的种类,粮食加工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小麦加工行业(又称面粉加工行业)、稻米加工行业、玉米加工行业、大豆加工行业和小杂粮加工行业。其中以前三者的加工业尤为发达。    1、小麦加工业: 2004年中国共生产小麦粉3,424.37万吨,同比增长20.69%。2005年中国小麦粉产量达到39,922,933.34万吨,同比增长37.69%。2006年1-9月,中国共生产小麦粉35,761,116.10万吨,同比增长30.15%。   2、稻米加工行业:    2004年中国谷物磨制行业全部企业实现工业累计总产值91,835,863千元,2005年实现工业累计总产值130,327,345千元,2006年1-9月,达到125,174,483千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7.82%,而2006年1-6月份的累计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48%。    在谷物磨制行业的发展下,作为稻米加工的产物,中国大米产量也逐年增加。2004年中国全国共生产大米11,667,622.69吨,比2003年同期增长16.17%;2005年中国大米生产比2004年又有较大增长,产量达到17,662,390.53吨,同比增长33.42%;2006年1-9月,中国共生产大米16,528,201.43吨,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37.48。    3、玉米加工行业:    作为玉米加工初级产品的淀粉近年来对外贸易繁荣,2001-2005年,中国淀粉出口数量及金额呈递增趋势。与此同时,2001-2004年中国淀粉进口量也呈递增趋势,虽然在2005年有较大的回落,但中国仅2006年1-9月的淀粉进口量就已经高于2005年全年的淀粉进口量。    以上三大粮食加工细分产业近年有发展较好,本报告重点介绍稻谷加工产业的情况。 (二) 中国稻谷产业概况 中国稻谷种植面积在2900-3300万公顷左右,占世界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单产高,稻谷总产量为1.8-2亿吨左右,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2-36%,居世界第一位。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年均产稻谷19500万吨左右,占世界稻谷年产量的34-36%左右。 目前,国内稻谷部分地区价格出现上涨行情。由于各主产区进一步推广优良品种,以优质杂交稻逐步取代常规品种,使水稻品质提高,加之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2007年中籼稻一上市便呈价格高开态势。此外,农民仍有惜售心理,据物价系统成本调查机构对国内中籼稻生产情况的调查显示,2007年中籼稻单产增加、成本上升、价格上涨达10.6%, (三)大米市场概况 最近5年,我国内地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07.5公斤左右减少到了97.5公斤左右,平均每年减少2公斤,年降幅达2.15%。专家认为,世界大米消费需求的缩减,使大米经济面临着需求缩减带来的挑战,这无疑会对我国稻米生产产业化的进程产生影响。   据日本九州大学的伊东正一教授介绍,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人均大米年消费量从120多公斤跌到了60多公斤,降幅达1/2;同期在中国台湾省,稻米需求更是从160多公斤跌到了50公斤,跌幅达2/3。韩国、印度等稻米消费大国近年来的降幅同样明显。   我国稻米产量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李里特介绍,由于产量增加、消费减退,中国每年有33%的大米积压。目前中国库存大米8000多万吨,占全球大米库存的66%。在大量积压的同时,全国每年却还需大量进口优质米,2004年中国进口大米76万吨,而中国每年出口的大米数量仅为泰 WilliamZ 说:   近几年,我国大米消费呈逐年缩减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全球农作物竞争中日益凸显。整个亚洲地区的饮食文化,特别是被世界认为经济崛起较快的国家和地区,消费观念正被欧美国家所同化,这一点在青年人中间尤为明显。   分析稻米需求缩减的原因,专家们认为源于亚洲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变化,畜牧业强力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猪肉、鸡肉、鸡蛋最大的生产国,与此同时,奶业、水产业也都有长足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上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对消费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是大米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猪肉、鸡肉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