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讲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药学院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食物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发育和修补。 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催化(酶)、免疫(抗原及抗体)、运动(肌肉)、物质转运(载体)、凝血(凝血系统)等 氧化供能(16KJ/g 蛋白质):人体每日18%能量由蛋白质提供。氧化供能是蛋白质的一个次要生理功用。 二、氮平衡 氮平衡有三种关系 氮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即蛋白质分解与合成处于平衡 (营养正常的成人) 氮正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 即蛋白质合成量多于分解量 (儿童、孕妇、疾病恢复期等) 氮负平衡:摄入氮 排出氮 即蛋白质分解量多于合成量(饥饿、消耗性疾病患者)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营养必需氨基酸,含有必需氨基酸种类多和数量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反之营养价值低。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指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少,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甲硫氨酸(Met)、色氨酸(Trp)、缬氨酸(Val)、苯丙氨酸(Phe)、苏氨酸(Thr)、赖氨酸(Lys)、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 一、 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水解酶作用的特异性 不同的蛋白水解酶对组成肽键的氨基酸残基有一定的特异性。如胃蛋白酶作用于芳香族AA的氨基和酸性AA的羧基所形成的肽键。 二、肽和氨基酸的吸收 2.γ-谷氨酰基循环 γ-谷氨酰基循环转运氨基酸体系特点: γ-谷氨酰基转移酶位于细胞膜,其余的位于细胞质中,同时每转运1分子氨基酸消耗3分子ATP。 三、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的腐败作用 第三节 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的重要物质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机制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的重要物质 泛素 酶E1、酶E2、酶E3 蛋白酶体 泛素的结构与组成: 泛素含有76个氨基酸残基,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目前尚未发现泛素存在于原核生物中,泛素的氨基酸序列极其保守。人类与酵母菌的泛素序列3个aa不同。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概述 蛋白质的降解是一个精细控制的过程 首先有待降解的Pr被泛素所标记; 被标记的Pr进入细胞的蛋白酶复合体(专门负责Pr的分解及再循环利用),泛素在这一过程中释出讯号,让蛋白酶复合体分辨出有待降解的Pr。 酶E1、酶E2、酶E3 泛素活化酶(E1):激活泛素分子; 泛素结合酶(E2):把泛素分子绑在被降解的蛋白质上; 泛素-蛋白连接酶(E3):辨别被降解的蛋白质。 在E3的指导下, E2将泛素分子绑在被降解的蛋白质上,当泛素分子达到一定数量后,被降解的蛋白质被运送到蛋白酶体内的结构中进行降解。 蛋白酶体 蛋白酶体包括20S复合物和26S复合物,26S是由20S和19S复合体共同结合装配而成,呈桶状结构,活性部位(20S复合物)在桶状结构的内部,能将所有蛋白质分解为7-9个氨基酸的多肽。 蛋白质降解解机制 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个泛素分子与靶蛋白共价结合。 第二阶段: 靶蛋白在26S蛋白酶体的作用下,由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过程。 蛋白质降解解机制 第一阶段:多个泛素分子与靶蛋白共价结合。 (1)泛素经泛素活化酶(E1) 活化,泛素上76位的Gly与泛素活化酶上特殊的Cys残基形成一个高能硫酯键,并伴有ATP水解; 蛋白质降解解机制 第一阶段:多个泛素分子与靶蛋白共价结合。 (2)通过转酯作用,泛素从泛素活化酶(E1)转移到泛素结合酶(E2) 的Cys上,形成泛素结合酶-泛素; 蛋白质降解解机制 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意义 清除错误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质量监督员” 蛋白质 p53 是一个能够抑制肿瘤生长的基因,被誉为“基因卫士”。至少50%的人类癌症中p53发生了变异。 对细胞的生长周期、DNA复制以及染色体结构的调节作用。 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AA(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AA(内源性氨基酸)以及体内其他各种来源的AA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构成氨基酸代谢库。 二、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氧化脱氨的主要酶 提示: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 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结合乙肝抗原等指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四)非氧化脱氨作用 产物:NH3和α-酮酸,主要存在微生物。 脱水脱氨 脱硫化氢脱氨 直接脱氨 三、氨 的 代 谢 氨的来源与去路 (一)尿素的生成 鸟氨酸循环 (二)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