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下几个词语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突出、严重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偏低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当前基础教育质量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 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堪忧 儿童青少年思维素质堪忧 儿童青少年情感素质堪忧 没有关注心理素质发展,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突出 调查数据: ?据中国心理服务网报道:32%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 ?有关专家曾对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 ?天津市(1998,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北京市(王极盛,北京500多个班、20000多名学生)的调查表明,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 “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初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9%,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7%,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网络调查的数据表明: 33%的人缺乏合理的学习计划, 70%的人把上大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 45%的人学习很少感到快乐, 69%的人认为“考不好无颜见父母”, 75%的人遇到考试过分紧张, 29%的人觉得考试压力可怕, 20%的人认为“成绩好主要靠运气”, 78%的人认为“考试失败是因老师出难题”。 这些数据都充分表明,中学生只有放下这些包袱才能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心态,才能有一个理想的学习成绩,而这就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规定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如通过遗传影响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通过气质类型影响情绪发展。但遗传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二)家庭因素 1.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青少年的活动中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对青少年认知,社会性及个性发展有和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教养方式会使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不良的教养方式会阻碍青少年心理发展。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指个体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心理氛围和环境气氛。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青少年更能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而在家庭氛围紧张的环境中,青少年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3.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指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亲子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在青少年期,子女与父母由依赖关系转为平行相处,如果父母还是以主导者自居,将不利于与子女沟通交流,同时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学校因素 1.学校环境:学校是青少年除了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生活场所,积极的学校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心里的发展,消极的学校环境可能导致青少年一些问题的产生。 2.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育施加积极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学生遗传素质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才能,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弥补心理发展上某些遗传因素的不足。 3.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人际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师生关系可分为三种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疏远平淡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带来积极的学校适应,冲突、疏远的师生关系会导致消极的学校适应。 4.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期对心理发展影响很大,青少年在这个时期想要摆脱伐木的控制,需要到同伴中寻找归属和依托。同时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成长的参照,获取消息和习得交往技巧的重要途径。 不同教学观的比较:《灰姑娘》 【美国版】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章操作规章制度.docx
- 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代码居住地代码表.xls
- 中国药科大学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pdf
-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OTIS奥的斯XIOTIS西子奥的斯GECS 扶梯控制柜介绍.pdf
- 19CJ20、19CG12 钢骨架轻型板 参考图集.docx VIP
- (高清版)DB37∕T 5087-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pdf VIP
- 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实验设计思路.ppt VIP
- 建筑智能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说课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