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细胞衰老、死亡与癌变 引入: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四重奏。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 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14.1 细胞衰老 ①在生物机体内大多数细胞都要经历未分化到分化、分化到衰老、衰老 至死亡的历程。 ②细胞总体的衰老反映了机体的衰老,而机体的衰老是以总体的细胞衰 老为基础。 概念:衰老(senescing aging)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人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相关联) 现代人类面临的三种衰老 即:生理性衰老、病理性衰老、心理性衰老 注意: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机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机体的衰老并不等于所有细胞的衰老。 14.1.2 细胞的寿限 (1)1961年,Hayflick首次报道了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 (human fibroblast)具有增殖分裂的极限 (2)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 (3)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 (4)细胞的衰老控制着细胞的分裂次数,进而控制着细胞的数量——Hayflick界限(图) 图 14-1 由图看出 (1)一般来说,能够保持持续分裂的细胞是不容易衰老的 (2)分化程度高又不分裂的细胞寿命却是有限的 (3)细胞数量也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14.1.3 细胞衰老的特征 1 细胞内水分减少 结果:细胞收缩、体积缩小、失去正常的球体 原因:胶体失水、胶粒聚集、硬度增加、代谢减慢、趋于老化 2 色素生成和色素颗粒沉积 表现:脂褐素(老年色素)积累→老年斑 3 衰老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变化 4 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有人认为线粒体是细胞衰老的生物钟) 5 细胞核的变化 最明显变化:核膜内折、染色质固化 6 细胞骨架的变化 包括:微丝系统的结构和成分变化、核骨架变化 7 蛋白质合成的变化 合成速率降低:出现特异蛋白质、蛋白质结构衰老、衰老细胞中胶原酶蛋白大量合成 14.1.4 细胞衰老的理论 主要两类:一类是基因程序衰老理论,另一类是损伤积累理论 (1)衰老的基因程序理论,如”衰老症“端粒缩短论和线粒体损伤论都支持 (2)衰老的损伤积累理论 (3)细胞衰老的端粒假说 (4)细胞衰老的线粒体损伤论 (5)自由基理论 ① 自由基(free radical)指那些在原子核外层轨道上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基团 ② 自由基会损伤生物大分子 ③ 衰老自由基学说核心内容: a.损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 b.这里的自由基主要是氧自由基 c.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 14.2 细胞死亡 1.细胞死亡(cell death)一般定义是细胞生命现象不可逆的停止 分为 坏死(necrosis)性死亡:由外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侵袭而造成的细胞崩溃裂解 程序性死亡: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程序结束生存的过程 活体染色判断细胞死活 中性红:活→红色 死→不着色 台盼蓝:活→不着色而透明 死→蓝色 信号控制细胞的增殖 eg: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 CDK抑制蛋白控制细胞增殖的质量 14.2.2 程序性细胞死亡及其特性 1.概念: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又称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性的死亡,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因而具有生理性和选择性 2.细胞坏死与程序性死亡的根本区别 a.引起死亡的原因不同:如物理性或化学性的损伤因子及缺 氧与营养不良等均导致细胞坏死,而程序性细胞死亡则是由基因控制的 b.死亡过程不同:坏死细胞的质膜通透性增高,导致细胞肿胀、细胞器变形或肿大,早期核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最后细胞破裂;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不会膨胀破裂,而是收缩并被割裂成膜性小泡后被吞噬 c.坏死的细胞裂解要释放出内合物,并常引起炎症反应;在愈合过程中常伴随器官的纤维化,形成疤痕。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没有被完全裂解,所以不会有炎症。 14.2.2.2 程序性细胞死亡特性 形态学特征:细胞变圆、染色质凝聚、分块、胞质皱缩 最突出生化特征:染色质DNA的有控裂解,并且是由内源性内切核 酸酶基因的活化和表达而造成的结果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在形态学、生化反应的改变、分子机制、细胞结局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 14.2.3 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机理 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hotoshop实验指导书..doc VIP
- 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TPM全员生产维护培训课件(课件-36张).ppt VIP
- 《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复习测试卷附答案.doc
- 一种铁电负电容晶体管的电路仿真模型及建模方法.pdf VIP
- 《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教案 项目八 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智慧化申报与管理.docx VIP
- 建筑法培训课件.ppt VIP
- 铜陵铜化集团招聘考试试题.pdf
- 食品抽检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 2025年秋季《南京照相馆》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