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冷冻关联设备 6.1制冷原理及系统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中物体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自动地传给低温物体,绝不会从温度低的物体传给温度高的物体。因此,要想获得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状态,必需借助于一种专门装置,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迫使热量从温度低的被冷却物体或空间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周围介质中去,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低温,这种方法就是人工制冷。而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就称为制冷技术。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 1.利用物质的相变来吸热制冷; 融化(固体—液体) 气化(液体—气体) 升华(固体—气体) 气化制冷(蒸气制冷): 包括液氮气化式和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低温 气体等熵膨胀时温度总是降低的,产生冷效应。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分为冷热两股气流; 4.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的制冷。 6.1.1制冷原理与制冷剂 1)制冷原理 液体气化制冷是指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气化潜热而实现制冷的方法。食品加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液氮气化式和蒸气压缩式制冷,而蒸气喷射式、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主要应用于空调制冷中。 (1)液氮气化式制冷 液氮气化式制冷属于开式液体气化系统。是将液氮直接喷淋到被冷却物表面,液氮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后气化,或将被冷却物沉浸在液氮内降温。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初投资较低,但液氮不能循环利用,运行费用较大。 (2)蒸气压缩式制冷 蒸气压缩式制冷所用制冷剂主要有氨和氟利昂,能量补偿过程是消耗机械功的压缩过程。它利用气化温度较低的液态制冷剂的蒸发,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使被冷却物体的温度下降,通过压缩机将气化后的制冷剂蒸气吸回并加压,在冷凝器中制冷剂将所吸收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自身温度得以降低,然后再进行蒸发吸热,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制冷。 2)制冷剂 制冷剂是在制冷装置中进行制冷循环的工作物质,也称制冷工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放热。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 。 制冷剂的代号和分类 制冷剂按标准大气压下的蒸发温度和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可分为: ①高温低压制冷剂 蒸发温度>0℃,冷凝压力≦0.3 MPa,如R11、Rll3、Rll4等。这类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较高,冷凝压力较低,适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和在高温工况下工作的制冷系统。 ②中温中压制冷剂 0℃>蒸发温度>-60℃,0.3 MPa≦冷凝压力<2.0 MPa、如R717、R12、R22、R502等。这类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能适应一般的使用条件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空调系统以及-65℃以上的制冷系统。 ③低温高压制冷剂 蒸发温度≦-60℃,冷凝压力>2.0 MPa。如R13、R14、R503等。这类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较低,冷凝压力较高,但由于临界温度较低,不能在常温下液化,故一般多用于复叠式制冷的低温系统。 (2)制冷剂的选择要求 ①对制冷剂热力性质的要求 (a)在标准大气压下的蒸发温度低 只有较低的蒸发温度,才能通过温差传热获取低温,只有在低温下具有较高的蒸发压力(最好不低于大气压),外界的空气才不易进入系统,制冷剂泄漏也容易发现。 (b)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低 冷凝压力越低,压缩机的功耗越小,制冷剂越易于液化。 (c)凝固点低 制冷剂的凝固点只有低于所需的蒸发温度,才能实现循环制冷。 (d)单位容积制冷量适宜 一般地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应尽量大些,因为这样可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减少系统内的制冷剂量,缩小机器设备的体积及系统的管径等。但对于微型活塞式制冷机和中、小型离心式制冷机来说,则要求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适当小些,以免因机器设备的体积太小而给生产制造带来困难。 (e)临界温度高,相应的临界压力低 临界温度是制冷剂蒸气能够实现液化的最高温度。如果临界温度太低,则势必要给制冷剂的液化带来困难,而临界压力越高,则制冷剂的冷凝压力相应也高,这会增大压缩机的功耗、制冷剂的临界温度最好远高于环境温度。 ②对制冷剂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 (a)粘度和重度小 制冷剂的粘度和重度小,则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小,换热效率高,压缩机的功耗小;同时还可缩小系统的管径,减小省材的消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