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食品卫生基础 无锡商院 史守纪 一、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1,食品污染概述: 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正常食品的过程 有意或无意污染 环节:种植、生长、收获、捕捞、屠宰、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食用前烹调 2、食品污染的种类 生物性污染: 微生物污染:细菌及毒素、霉菌及毒素、病毒 寄生虫污染:蛔虫、绦虫、血吸虫、旋毛虫 昆虫污染:甲虫、蛾、螨 化学性污染: 环境污染物:农药、工业“三废”(汞、镉、铅、砷、多氯联苯) 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 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 滥用食品添加剂: 物理性污染:杂物、放射性污染。 2.1食品生物性污染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与腐败变质 食品在理性质或感官状态上发生的不利改变都称为食品变质。造成食品变质的原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发生了有害变化,失去了原有的或应有的营养价值、组织性状及色、香、味又被称为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是微生物的污染、食品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温度、湿度、渗透压、营养素含量等,均对其有影响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 一、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其主要变化指标是酸度升高,根据食品种类不同也表现为糖、醇、醛、酮含量升高或产气(CO2),有时带有这些产物特有的气味。 二、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各种不同的氨基酸分解产生的腐败胺类和其它物质各不相同,甘氨酸产生甲胺,鸟氨酸产生腐胺,精氨酸产生色胺进而分解成吲哚,含硫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氢和氨,乙硫醇等。胺类物质、NH3和H2S等具有特异的臭味。 三、食品中脂肪的分解?或酸败 在解脂酶作用下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可进而断链形成具有不愉快味道的酮类或酮酸,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处还可形成过氧化物,脂肪酸也可再分解成具有特殊气味的醛类和醛酸即所谓的“油哈”气味。 四、有害物质的形成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分为细菌毒素和真菌毒素,它们能引起食物中毒,有些毒素还能引起人体器官的病变及癌症。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别 感官鉴别,气味、颜色、味道、形态 物理指标,冰点、PH值 化学指标,挥发性碱基总氮、胺类、k值 微生物指标,作菌落计数。 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 低温抑菌 高温杀菌结合良好包装。巴氏消毒法。 脱水与干燥 提高渗透压 提高酸度 防腐剂 辐照 细菌性污染及其防治 污染细菌的种类: 非致病菌:如腐败细菌 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致病菌: 肠杆菌:大肠杆菌;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加热处理不彻底,制品加工保存条件不良 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霉菌与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污染霉菌的种类:曲霉 、青霉 、镰刀霉等 每年粮食霉变,损失2% 毒素:黄曲霉毒素;毒素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比菌体更为重要 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三致” 预防: 防霉;避免-温暖(25~30℃ )、潮湿(湿度80~90% )、含糖 去毒;通过改变食品的用途并合理加工 污染最为广泛、严重的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的半数致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动物半数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 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黄曲霉菌丝 2.2化学性污染及预防 农药残留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有毒金属(重金属) 铅、镉、汞、砷 加工性污染 含氮亚硝基化和物、多环芳烃、杂环胺、二恶英。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 聚乙烯单体、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分解产物 1、农药残留及其预防 农药(Pesticide ):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残留 (pesticide residue):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表示单位是mg/Kg食品或食品农作物。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特殊毒性(三致作用) 有机磷农药毒性 急性:对人是一种神经毒,抑制体内胆碱酯酶使体内大量乙酰胆碱聚积引起中毒,测定体内胆碱酯酶的抑制情况,可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个指标。 有机磷杀虫剂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及消化道侵入人体,进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