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技术方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心理拓展训练的发展历史;一、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创建( Outward Bound ) 二战前,担任德国南方塞兰学校校长的哈恩博士,首次实践了心理拓展训练的教育方法 他创设了“Moray Badge奖”,规定只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的学生就可以获此殊荣: (1) 在某项运动中获得卓越的成绩 (2)有到海上和陆地中进行探险活动的经历 (3) 经过努力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或热衷于某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 (4)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二战后,战争的严酷条件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生活技能,因此,作为心理拓展训练课程原型的训练内容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战时的各种生存训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Outward Bound “出港船只”的意思) 以此为契机,户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计划的诞生 考虑到将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应用到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去 1971年,以马萨诸瑟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J.Pieh)为中心的职员们设立了——心理拓展训练计划 心理拓展训练的实践活动的课程大纲出台后,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高度的评价,1974年,心理拓展训练活动计划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NDN)”评选为全美优秀教育大纲 心理拓展训练的实践活动被称为心理拓展训练活动(Adventure Activities)而得到进一步应用;三、心理拓展训练指导 有两个原型: 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的活动小组讨论——“计划 联盟”的特别教育大纲 马萨诸塞州克洛斯特市配合对阿狄森吉尔伯特氏病治疗的小组活动——应用到学生的指导实践中,称为“活动学习法”(the Learning Active Group) 以心理拓展训练计划为根据的指导“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疗法”(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简称心理拓展训练)也与学校教育课程课程相结合起来;第二章 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二、心理拓展训练的基本过程/要素;1.信赖关系的建立 让所有成员参加各种活动,并在危险的状况下信任同伴,真实感受到当时在场的人的存在,通过身体的活动建立起同伴之间的信赖关系,在所有参加者中寻求这样一种信赖的关系是心理拓展训练课程大纲的另一个特征。 通过提高小组团队共同体的意识和建立组员相互间的援助关系而建立起他们之间的信赖关系的效果是不错的。 心理拓展训练计划方法的优点在于具备了实践信赖关系的特性;2.目标设定 1944年,列宾(K.Lewin)等人发现,人要感觉到成就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有明确的目标 (2)这个目标就是自己真正追求的目标,与自己的价值观密切联系 (3)明确达到目标的方法 (4)目标不高不低,已意识到正在挑战的现实的愿望为基础 ;在心理拓展训练的示例范例中,目标的设定及有关的约定是团队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的要素。 约定(包括了那些与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有关的原理和约束) eg.不贬低和歧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成员等 如果能很好的进行目标的设定,那么参加者就能在活动中把握好自己团队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 为了达成目的,个人或团队通过活动中的“分析讨论”设定目标是很有效果的。(应该使参加者设定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 ;3.挑战压力 成功的体验,是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事物和困难的基础,培养出这种积极的态度就是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压力的有效处理方法,不是回避压力,而是挑战压力,采取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和设想好的结果可以体验到良性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忧郁状态”困扰现代青少年的原因之一在于:现代青少年很少有机会去体验那些伴有风险的活动,这种忧郁状态是由大脑接受体中缺乏去钾肾上腺素引起的。伴随危险活动人体分泌出这种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使人从忧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心理拓展训练内容中慎重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很危险的、使参加者感觉到压力的活动。;4.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高峰体验是积累进行着某种技能学习或进行某种某种活动的努力过程中所获得的最高的体验,也称为“漂浮状态”,其特点如下: 在行动中产生觉察 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刺激领域 自我意识消除、个人意识得到超越、体验到与外界的融合感 产生始终如一致的行动欲望和对人行动的明确反馈 对报酬的欲望消失了 ;“最积极的和最强烈的自我认证体验”——指导对或团队都可以以此为目标,而且高峰体验可以使每个参加者有机会去拥有自信,在强化每个队员和团队联系的同时,高峰体验也成为最有效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