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后循环缺血erduos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与后循环缺血 Vertigo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王惠娟 内容 眩晕 眩晕的概念 眩晕产生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眩晕分类 几种常见眩晕 眩晕诊断流程 眩晕治疗注意事项 后循环缺血与眩晕的关系 眩晕的概念 眩晕的概念 患者对眩晕描述: 头晕眼花、天旋地转、忽忽悠悠、跌跌撞撞、脚步不稳、头重脚轻、向一边歪斜 眩晕的概念 眩晕定义 vertigo 是患者对位向(空间定向感觉)的主观体会错误,属于运动性幻觉 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 查体眼震、过指、倾倒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头晕 dizzy 间歇性或持续性头重脚轻和行走不稳 多不伴有恶心、呕吐、眼震和站立不稳 头昏 dizziness 头脑不清晰感 不伴恶心、呕吐 多伴有神经症、慢性躯体疾病 劳累后加重 眩晕产生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眩晕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平衡三联 视觉、深感觉、前庭系统是发生位相感受的基本器官 视觉体验使人得以认识周围物体方位,以及本身与外界物体之间的关系 本体感觉使人时时刻刻了解到自身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范围、幅度 前庭器官感受使人辨别肢体运动的方向,判断躯干所在方位 眩晕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眩晕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前庭系统是人体辨向的主要结构,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 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在位向感受仅起辅助作用,所以在前庭系统完好情况下,这两种眩晕不明显 前庭系统解剖生理 前庭系统血液供应 前庭周围部分 前庭神经、前庭、半规管的膜迷路---内听A 前庭球囊---脑膜后A 骨迷路---颈外A分支 以上A都是终A,任何一支发生闭塞,都会产生相应症状 交感神经纤维缠绕在迷路血管壁上,影响迷路血流量----紧张、焦虑可引起眩晕 前庭系统血液供应 前庭中枢部分 前庭神经核及其中枢通路----椎A 基底A长旋支 小脑前下A 小脑后下A 眩晕的分类 临床分类 很不统一 按发病机理和性质分类 真性眩晕:由于视觉、本体觉、前庭系统病变引起 眼性眩晕 姿势感觉性眩晕 前庭系统性眩晕 假性眩晕:由于平衡三联的大脑皮质中枢或全身疾病影响到了这些皮质中枢引起 如心血管病、发热、高血压、贫血、尿毒症和心理因素等引起。晕晕忽忽,没有明确的旋转感 临床分类 很不统一 按发生解剖定位分类 前庭性眩晕 周围前庭性: 前庭器官、前庭神经内听道部分 (特点是与耳蜗神经、面神经伴行) 中枢前庭性: 前庭神经的颅内部分、前庭神经核及其传导径路 (特点是与耳蜗神经、面神经分离,前庭神经核占据范围大,不容易出现完全损害) 非前庭性眩晕 除以上病变部位以外的病变引起的眩晕,包括眼源性眩晕、心血管疾病所致眩晕、贫血,全身代谢、中毒、感染性疾病所致眩晕、心理性眩晕 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鉴别 周围性 中枢性 性质 旋转性,或自身晃动 多向一侧移动感或旋转性 程度 较重 较轻 时间 较短,数小时至数天 较长,数周或数月 听觉症状 常伴耳鸣或耳聋 不明显 植物神经 有恶心、呕吐、苍白 不明显 自发眼震 水平或旋转,慢相-- 水平、纯旋转、垂直 病灶侧,注视减轻 慢相向病灶对侧,注视重 眼震与眩晕 一致 不一致 ,眼震重 脑干症状 无 有脑神经或传导束症状 临床分类 很不统一 眩晕病因分类 周围性眩晕 30%-50% BPPV MD和VNs(vestibular neuronitis)次之 中枢性眩晕 20%-30% 心理疾病相关性头晕 15%-50% 全身疾病相关性头晕 5%-30% 原因不明的眩晕或头晕 占少量 头晕常见病因国外流行病学研究 几种常见类型眩晕 良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椭圆囊耳石膜上的碳酸钙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 特点: 起病急骤,体位变化时头晕发作 持续数秒钟,重复该头位眩晕重复出现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