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新技术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题 1.直流电对神经系统有何治疗作用? 2. 电疗法中,直流电、低频电、中频电、高频电治疗的主要生理作用和适应证有何不同? 3.红外线治疗有哪些治疗作用? 4.紫外线疗法的适应证有哪些? 5.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关键是什么? 6. 试述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及康复科的应用。 物理因子治疗新技术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神经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NES)是指任何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达到提高肌肉功能或治疗神经肌肉疾患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功能性电刺激和经皮电神经刺激等. 功能性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 FES )是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的刺激程序来刺激一组或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 FES所刺激的肌肉在解剖上具备完整的神经支配,但是失去了应有的收缩功能或失去了中枢神经的支配(如脊髓或脑损伤),其特点是可以产生即刻的功能性活动,如上肢瘫痪患者手部肌肉在受到刺激时,可以产生即刻的抓握动作,下肢瘫痪患者(截瘫,偏瘫)的腿部肌肉在受到刺激时,可以产生行走动作,等等。 膈神经刺激仪 通常用植入式电极,适用于两类患者: 一类是高位脊髓损伤(膈神经核可能部分或完全破坏) 一类是中央小气道通气功能低下 (central 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CAH)。 CAH多为先天性,但在脑干损伤或对CO2不敏感的患者也可以出现。患者清醒时呼吸功能正常,入睡后容易出现呼吸暂停,需要用膈神经刺激仪治疗,但要除外睡眠中有上呼吸道阻塞。 膀胱控制治疗仪 利用植入电极刺激支配膀胱的神经或神经根(如骶神经前根)。 治疗有2个目的: 一是恢复膀胱的控制能力; 二是达到有效排空。 肢体瘫痪治疗仪 FES最广泛的临床应用是作为支具用于肢体瘫痪患者的功能训练。Liberson等人最早用表面电极刺激腓神经和胫前肌以改善偏瘫患者的踝背伸和外翻功能,纠正足下垂。 经皮电神经刺激 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 TENS)是将电极放在皮肤表面,通过低频脉冲直流电刺激神经纤维,达到治疗目的。广义上任何利用表面电极的电刺激都可以称作为TENS,习惯上则指用于治疗疼痛的低频脉冲电刺激。 TENS种类 通用型(conventional TENS) 为感觉水平刺激,特点为频率高(100Hz以上),强度低,脉宽小,20~100μs(通常为50~80μs)。由于这一型TENS主要通过脊髓机制刺激II型神经纤维来达到镇痛作用(没有肌肉收缩),因此,镇痛作用快,持续时间短,一般在治疗后数小时内有效。 ②针灸型(acupuncture-like TENS) 为运动水平刺激,特点为频率低(1~4Hz),强度高,脉宽大(~200μs),治疗时刺激电极通常放置在针灸的穴位上或运动点上,能引起可见的肌肉收缩。主要刺激III型和IV型神经纤维以及小运动神经纤维。镇痛作用慢于通用型,但持续时间长。 ③混合型(burst train TENS) 由一系列较高频率的脉冲(100Hz) 叠加在较低 频率的脉冲(1~4Hz)上所产生,患者容易耐受引起较强 肌肉收缩的刺激强度。也有作者将此型称为针灸型,二者的区别在于针灸型为单次脉冲,混合型为系列脉冲。 ④调制型(modulation mode) 电流强度从0增加到预先设置的水平,持续2s 再回到0,间歇1s。如此循环。给患者一种舒服的按摩感受。 通用型经皮电刺激 治疗技术 (1)治疗前准备:治疗前先向患者解释治疗时的感觉;被治疗的关节应可以活动(不是僵硬的关节); 确定刺激的部位,治疗参数,电极大小及其放置位置。 (2)电极及其放置:电极的大小应随所刺激的肌肉大小来决定。大肌肉用大电极,小肌肉用小电极。大电极能产生较强的收缩而不引起疼痛。但如果电极大于需要刺激的肌肉。刺激时电流会扩散到附近不需要刺激的肌肉甚至是拮抗肌。相反,如果电极明显小于肌肉。刺激时电流强度可能会太大而超过了患者的耐受性。电极应定期更换,使用时,电极表面可用导电胶。 (3)电流刺激:从低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到患者的最大耐受强度。 电极通常放置在外周神经或肌肉的运动点上。运动点(motor point) 是指在肌肉的皮肤上用最小剂量的电流就可以激发肌肉收缩的位置.一般来说,肢体和躯干肌肉的运动点位于运动神经进入肌肉的位置或其附近。 临床应用 (1)适应证 ①FES:改善或促进瘫痪肌肉的功能恢复,预防或延缓肌肉的废用性萎缩,维持或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