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诊防治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疹 石家庄市中医院 张伟 一、麻疹定义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点。 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电镜下呈球性,核心为负股单链RNA和对称螺旋形衣壳体组成,外层为一双层含脂蛋白的囊膜,表面有细小的糖蛋白突起。 麻疹病毒的蛋白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麻疹病毒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阳光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紫外线能很快灭活病毒。 能耐受干燥及寒冷。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飞沫直接传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季节以冬春为多,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相关。 病理变化特征: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 五、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潜伏期约10天,曾接受被动或主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典型麻疹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 1、前驱期:持续3~5天,发热麻疹黏膜斑。 2、出疹期:起病3~5天,全身皮疹。 3、恢复期:出疹3~5天,疹退色素脱。 六、实验室检查 1、血象 2、病原学诊断 3、查多核巨细胞 4、血清抗体测定 麻疹黏膜斑3 七、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 2、心肌炎: 3、喉炎: 4、神经系统并发症:麻疹病毒脑炎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麻疹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1、风疹 2、幼儿急疹 3、药物疹 九、治疗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 3、并发症治疗 预后:单纯麻疹预后良好,重型麻疹病死率较高。 十、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免疫、被动免疫。 中医概述 中医历代医家对本病早有认识。 明代以后对麻疹病因、诊断、并发症有论述。 龚廷贤《古今医鉴》首立“麻疹”病名。指出“麻疹多为天行戾气传染,沿门阖户遍地相传”。 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指出麻疹的并发症为“喉痹”、“肺胀”、“口疳”。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麻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感受麻毒时邪,流行传染所致。 出疹前期:麻毒时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脾。毒邪犯肺,肺失宣降,早期可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等类伤风感冒症。 出疹期:麻毒犯脾,邪入气分,正邪相争,正盛邪实,正气驱邪外泄,皮疹出现,从全身达于四末,疹点出齐. 疹回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疹子收没。 二、中医辨证论治 麻毒为阳毒治则“首重透发” 亦“麻不厌透”之说,故以宣透解毒为主。 透发、解毒、养阴为治疗麻疹的三大治法。 应判断病情的顺逆。 证型表现及治疗 1.顺证 (1)疹前期(为期约3天) 证候 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眼睑红赤,泪水汪汪,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黏膜红赤,贴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舌苔薄白或微黄。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为升麻葛根汤去芍药加未,升麻、葛根解毒透疹除热、防、荆、薄、牛解肌清热,前、杏、桔、壳、理肺祛痰。连翘清上焦之热,淡竹叶清热除烦。 证型表现及治疗 (2)出疹期 证候 发热持续,起伏如潮(谓之“潮热”),每潮一次,疹亦随之外出,口渴引饮,目赤眵多,咳嗽加剧,烦躁或嗜睡,舌红,苔黄,脉数。疹出情况参见临床表现出疹期。 治法 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 清解透表汤。西河柳、蝉蜕、葛根、升麻、紫草根、桑叶、甘草、牛蒡予、银花、莲翘。 (3)疹回期 证候 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渐减,声音稍哑,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康麸状脱屑,并有色素沉着,胃纳增加,精神好转,舌苔薄净,舌质红而少津。 治法 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味。沙参、麦冬、桑叶、连翘、山药、玉竹、花粉、银花、甘草。 证型表现及治疗 2、逆证 (1)麻毒闭肺 证候 疹点不多,或疹见早回,或疹点密集色紫,高热不退,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口渴烦躁,舌苔黄,舌质红而干。 治法 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 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生甘草。热甚者加黄芩、鱼腥草;喘甚者加葶苈子、前胡;邪热内陷气营,伤阴动津者,加黄连、黄芩、大黄、山栀.生地。 证型表现及治疗 (3)邪陷心营 证候 高热,烦躁,谵语,皮肤疹点密集成片,遍及周身.色紫红,或有鼻煽,甚则神昏,抽搐,舌质红绛。 治法 平肝熄风,清营解毒。 方药 羚角钩藤汤。羚羊角粉、钩藤(后下)、菊花、桑叶、鲜生地、生白芍、川贝、竹茹、茯神、甘草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