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预设5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边读边圈画。 职业? 学历? 对家人的感情? 特长? (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小组一起体会) 引导学生明白:(1)从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好的父亲和丈夫。(2)从联合国秘书长赞扬爸爸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卓越的人。(3)从爸爸临上飞机时对“我”说的话中,可以看 出爸爸对维和行动充满信心。(4)从“染红了, 浸满了”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勇敢的,尽职尽责的人(5)从精通四国语言,可以 看出爸爸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6)从“仿佛呼唤着什么”,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用生命捍卫世界和平的人。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想想,再现雷利一家的幸福生活场景,彰显了亲情,使教学形成寓生活、引导 、想象于一体的多元的、递进的新情景。学生正义的情感在强烈反差中得以充分激发,维护和平的观念自然产生。同时,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也为突破重点词句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样,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感悟父亲的形象,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把握和对任务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三、感悟呼声、体味悲情预设10分钟 1、多媒体播放哀乐,学生静听教师范读正文第4自然段,在脑海中再现灵柩归来的情景。 2、此时此刻,假如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正文第3自然段,画出最能打动你得句子,说说你得感受。 4、感情朗读指导:如,读献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献血,一句,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表达了我对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说:“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这一句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爸爸的坚强信念;我仿佛听见爸爸的呼唤.......是一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音调要提高,特别是连用的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读出小作者对失去父亲的悲愤,读出大家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设计意图 灵柩归来场景的再现,语境的想象和移情体验,为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所透露的感情交流,与人物内心对话,与自己心灵对话创造了条件。实际上,这是营造一个语言和精神底色极为鲜明的教学情境,以求达到语文课堂应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学生的三维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 四、直面呼声、呼唤真情 1、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2)教师播放美国轰炸伊拉克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民的苦难。再让学生谈谈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战争场面有什么感想? (预设2分钟)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逃 难 的 人 群 美 国 世 贸 大 楼 2、雷利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3、作为小学生,为了制止战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学生的情感。 (预设2分钟) 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世界需要和平! NO WAR 不要战争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板书 说评价 说开发 1 说教材 中外童话 以诚待人 走进千山万水 热爱生命 战争与和平 浓浓的乡情 四年级上册 成长的故事 执着的追求 《夜莺的歌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感 悟 真 情 《小英雄雨来》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情感性课文,是一位中国孩子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信。信中雷利缅怀了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英雄。信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望”作结,表达了一个中国孩子失去父亲后的悲痛和盼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2 说学情 学情分析 不足 优点 由于四年级学龄段的孩子接触事物直观、具体,喜欢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生活。 由本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自主感悟和平与战争两个对峙性强的概念还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信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