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化疗药物疗效相关基因
2013-08-13 15:50 ? 来源:? HYPERLINK / 艾德生物医药? 点击次数:1680关键词:? HYPERLINK /s_news/%E8%82%BF%E7%98%A4%EF%BC%8C%E5%88%86%E5%AD%90%E8%AF%8A%E6%96%AD%EF%BC%8C%E4%B8%AA%E4%BD%93%E5%8C%96%E6%B2%BB%E7%96%97 \o 肿瘤,分子诊断,个体化治疗 \t _blank 肿瘤,分子诊断,个体化治疗
化疗药物通常作用于快速分裂的细胞,抑制细胞DNA合成复制、微管的形成,代谢关键酶活性。临床结果显示,每个化疗方案都只有20%左右的患者获益。化疗的疗效与病人个体差异(病人对化疗药物敏感程度以及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药物本身的毒性反应有关。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每一种化疗药物都有与其对应的评估其作用的靶标,化疗药物的疗效主要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关,如TP53、ERCC1、BRCA1、RRM1、TYMS、STMNQ、TUBB3、DPD、TYMP、TOP2A、UGT1A1等。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多态性可以科学地预测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p53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50%以上人类肿瘤中发生P53基因突变)。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所编码的p53蛋白(分子量为53kD) 是一种半衰期短的核内磷酸化蛋白,能和DNA的特定顺序结合调节其周围基因的转录,它常通过自身修饰或和其它蛋白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引起肿瘤形成或细胞转化的突变型p53蛋白,是一种肿瘤促进因子,而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p53蛋白还有帮助细胞基因修复缺陷的功能;对于受化疗药物作用而受伤的癌细胞,则起修复作用。有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能够抑制多药耐药蛋白基因转录,减少多药耐药蛋白生成,其突变型TP53基因可增强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突变型TP53基因被认为一种新的耐药相关基因。据研究报道,p53基因变异与肿瘤细胞对铂类化疗药的耐药性相关,但不影响紫杉醇类药的敏感性。所以,p53基因突变检测可用于指导临床肿瘤患者化疗的个体化用药。ERCC1铂类药物是对具有生物活性的含铂配合物药物的总称,常用的有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之一。其药理作用主要是引起靶细胞DNA链内和链间的交联,阻碍DNA合成与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DNA修复是铂类化疗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之一。ERCC1(Excision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是核酸外切修复家族中重要成员,参与DNA链的切割和损伤识别。ERCC1的表达量直接影响DNA修复的生理过程。所有肿瘤细胞中都有ERCC1表达,而且表达水平差异很大。临床研究已证实ERCC1参与铂类化疗耐药发生,其表达水平与多种癌症铂类化疗疗效和生存期呈负相关,即表达水平低的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反之表达水平高的患者表现耐药。因此,在最近发布的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NCCN)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指南(第一版,2010)中明确指出:在接受铂类化疗前进行ERCC1 mRNA表达水平检测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存率。BRCA1BRCA1(Breast cancer1)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编码的蛋白在DNA损伤和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在基因的转录调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中心体复制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RCA1通过作用于γ-微球蛋白,在中心粒的复制中起负性调节作用。中心体的正确复制是保证有丝分裂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的失调可使细胞异常分裂,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铂类化合物是最常使用的肿瘤化疗药40 物,包括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由于铂类药物系通过广泛结合DNA而抑制细胞分裂实现抗癌目的,因此铂类药物的使用不可避免地损伤患者机体内正常分裂细胞,造成毒副作用。临床运用表明铂类药物的疗效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获益,部分患者耐药并出现毒副作用。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铂类药物的疗效与肿瘤组织中BRCA1基因mRNA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即BRCA1 基因表达水平低的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反之表达水平高的患者表现耐药。TYMS氟类药物是尿嘧啶的氟代衍生物,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从而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dUMP)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dTMP),从而影响DNA的合成。另外,也能掺入RNA 中干扰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该类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替加氟、卡莫氟、氟尿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