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2.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P33) 3.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 4.零基定员法 * 第二单元 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学习目标: 掌握定员标准的概念、分类、内容和原则 掌握起草和修订定员标准的基本方法 * 一、定员标准的概念(P37)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劳动定员标准作为劳动定额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即以人力消耗、占用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 二、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分类(P37) (一)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 1.国家劳动定员标准 --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 2.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 3.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省、自治区、市标准化主管部门 4.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企业 * (二)劳动定员标准的分类(P37) * 1.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 (1)单项定员标准 (2)综合定员标准 2.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 (1)效率定员标准 (2)设备定员标准 (3)岗位定员标准 (4)比例定员标准 (5)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三、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P38) 对人员使用规定了素质要求和数量界限。 对人员数量标准的规定,可采用绝对指标,具体明确,亦可采用相对指标,便于按比例核定人数。有时可根据需要规定控制幅度。低限是多数企业经过努力即可达到或超过的水平,高限是多数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方可达到的先进水平。 * 四、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P38) 1.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2.依据要科学 3.方法要先进 4.计算要统一 5.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 * 能力要求 1.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 2.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3.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 4.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 * 一、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P39) 严格按照国家以及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和归口部门发布的各种法规、条例、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组织制定、审批、发布和实施。 编写格式要完全符合《标准化工作导则》。 * 二、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P39) 三大要素: 1.概述 2.标准正文 3.引用标准 * 三、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P40) 层次划分可按篇、章、条段排列条文,条文最后排列目录。 从标准的具体内容上看,一般来说,行业定员标准应包括: * 1.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规模,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 2.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 3.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4.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 5.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 6.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 7.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 8.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 9.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 * 四、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P41) 1.表的编号。 采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逐一编号。 例如:表1 岗位列表 2.表的接排 必须重复表的编号和表头 例如:表1(续) * 表1(完) 3.表格的画法 表格采用封闭式,使用单位标注在表头名称的下方。表应竖排。 4.表头项目设计 序号、编码、工种或岗位名称 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生产能力、有效作业率等指标 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 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基本要求、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标准 人员素质要求 *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学习目标: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相关知识 掌握规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 一、制度化管理的基本理论(P42) (一)制度化管理的概念 “科层制”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 (二)制度化管理的特征 1.明确每个岗位权责并制度化; 2.形成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并固定下来; 3.以文字形式规定岗位特性,提出员工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和技术资格,对成员进行挑选; 4.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 5.管理人员实施管理时的特点:因事设人的原则;拥有执行自己职能必要的权力;权力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 6.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 * 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 2.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 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 (三)制度化管理的优点(P43) 二、制度规范的类型(P43) 1.企业基本制度 2.管理制度 3.技术规范 4.业务规范 5.行为规范 *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淘宝店铺运营方案ppt.ppt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ppt课件-课程.ppt VIP
- 【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情境课堂课件】 3.1.3 反比例关系 课件.pptx VIP
- 2025-2026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测试卷(附答案).pdf VIP
-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ppt(完整版).pptx VIP
- 陕2022TJ067厨卫装配式钢丝网混凝土排气道系统建筑构造图集.docx VIP
- 八大危险作业票八大危险作业票.doc VIP
- DB53T684.10-2015 昭通乌天麻 第10部分:初加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含答案)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检测).pdf VIP
- 什么叫电击和电伤.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