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危机与财务危机之中国金属 * 有形资产负债率是产权比率的改进,主要是考虑到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以及沉没性,以至于不能作为偿还债务的保障。 授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并非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全身心地投入该项目的可能性。 一、中国金属扩张过程 2004年9月30日,张烨冬、佘春泰和Lee Tung Hsi等人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中国金属(百慕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金属)。之后,中国金属通过收购兼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在收购兼并过程中,中国金属于2005年5月19日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募集4 198万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2.12亿元。其中张烨冬在公司持有55.35%股份,佘春泰和Lee Tung Hsi分别持有17.57%和10.55%股份。2005年到2007年间资产、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70%,净利润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3.49%。2007年,其镀锌板产量超过鞍山钢铁公司,全国排名第二,缴纳税收1.7亿元。 二、中国金属财务危机事件的发生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金属披露实现销售收入65.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06.3%;净利润达到4.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86.4%。正当各方投资者看好中国金属时,2008年10月8日公司20余名台籍高管突然集体返回台湾。同日,中国金属的主要债权人银行向常熟市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翌日,中国金属在新加坡发布公告称,因为目前的经济危机,公司无力偿还约7.06亿元人民币的营运资金贷款,其已经到期和可能到期的各类借款高达52亿元。10月10日起公司正式停牌。中国金属由此被迫走上重组之路。那么,该公司在2008年上半年盈利的情况下,为何在下半年突然陷入财务危机呢? 三、中国金属破产重组的内外部原因及过程 1)中国金属陷入财务危机的内因:高风险经营与扩张 1.激剧扩张使其经营风险剧增。中国金属的资产数据表明,通过不断的兼并与扩张,公司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规模迅速增加。2007年年末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分别达到51.49亿元和77.49亿元,是2004年的7.77倍及27.44倍。资产规模的迅速增加使中国金属积聚了比较高的经营风险。其中,流动资产风险主要来源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存货积压与跌价损失。 表1 应收账款、存货占净利润的比例 金额单位:百万元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应收账款 318.50 938.33 827.38 3143.36 净利润 108.51 146.13 269.03 381.17 净利润占应收账款比例(%) 34.07 15.57 32.52 12.13 存货 81.32 315.52 840.01 1809.47 净利润占存货比例(%) 133.43 46.31 32.03 21.07 表1表明,2007年中国金属无论是净利润占应收账款还是占存货的比例都达到最低点,分别为12.13%和21.07%。也就是说,只要应收账款的坏账比例达到12.13%以上,或者存货积压与跌价损失达到21.07%以上,中国金属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在经济环境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中国金属可能有能力将坏账比例控制在12.13%以下,或将存货积压与跌价损失控制在21.07%以下。但一旦出现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公司就很难达到上述控制目标。因此,该公司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存货积压与跌价损失的潜在风险很高。长期资产风险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与商誉摊销费用作为固定成本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杠杆风险。由于难以获得EBIT(息税前利润)数据,我们用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数据代替EBIT来估计经营杠杆系数。 表2 经营杠杆估计 金额单位:百万元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7 固定资产折旧额 27.25 39.55 129.22 774.93 商誉摊销额 —— —— 1.51 188.68 折旧与摊销合计 27.25 39.55 130.73 963.61 EBITDA 126.0 202.30 315.4 477.80 经营杠杆系数(DOL) 1.22 1.20 1.41 3.02 注:固定资产折旧使用平均法按15年折旧,商誉使用平均法按20年摊销;DOL按(EBITDA+固定成本)/EBITDA估计。 表2表明,2004年至2006年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还比较低,但2007年经营杠杆系数增加到3.02。这说明若一旦经营环境恶化,销售收入的下降将通过经营杠杆3.02倍地放大利润的下降额。可见,该公司存在比较大的经营风险。 2、激剧扩张使其财务风险剧增。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因债务筹资而积聚的风险。负债资金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与此相对应,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短期负债风险和长期负债风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洪治理工程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如何正确填写 《入党志愿书》.ppt VIP
- - 数码相机 - 佳能 - EOS-1Dx Mark II说明书.pdf
- 校园共享单车租赁服务系统APP设计.pdf VIP
- NIFD:人工智能-2024Q1中国宏观金融报告-NIFD季报-探寻新质生产力(2).docx VIP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新建香兰素仓库嘉兴市南.docx
- SalesDriver:2024中国B2B企业信息流投放获客白皮书(1).docx VIP
- 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 童庆炳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ppt VIP
- 啤酒厂能耗管理.docx VIP
- 文华财经期货软件指标公式源码九转系列指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