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浮标观测的与呈现技术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Agr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探讨台风对上层海洋的影响 摘要:通过编号为R2901384的Argo剖面浮标在台风“纳沙”来袭前后的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探讨在此过程上层海洋的温、盐度结构的变化。借助于浮标的定位系统分析台风对海洋中尺度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Argo剖面浮标观测在对台风控制区的海洋现场观测方面提供了比较有效措施和相对准却的资料,为台风对海洋影响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Argo剖面浮标,台风,上层海洋,温、盐度结构,中尺度现象 1引言 鉴于2011年是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一年,因为环境的恶化以及气候的变迁,在近期还有可能引发更为极端的海洋现象,故加强对海洋环境的观测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自2000年在全球海洋范围内建立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以来,使我们对海洋的观测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Argo观测资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恶劣海洋环境条件下Argo剖面浮标的实时观测就为我们对极端海洋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下面以2011年最强台风“纳沙”为例简单分析一下Argo观测资料的结果。 2观测过程 提取了编号为R2901384的Argo剖面浮标从8月2日到10月29日每5天做一次断面观测资料,观测范围覆盖:114.177E—116.626E,17.895N—20.408N;而台风“纳沙”是在9月28日—9月29日经过这一海域。然后,分析台风经过前后该海域的温、盐度以及运动特征的变化。由于观测资料的缺陷,这里仅取5m到600m的深度范围内的温、盐度剖面,观测层数为41层,历经三个月的观测,共获得23条温盐度剖面。 3资料分析 3.1温、盐度结构 参考台风经过的时间,将观测结果共分为两个阶段,台风经过前(8月2日—9月27日)和台风经过后(10月1日—10月29日),台风经过时刚好不是观测时段。首先将 整个过程中观测的温、盐度数据反映到S-T图上(图1),然后绘出每一条温、盐度段面图,紧接着分析前后两个阶段的平均温、盐度变化。 图1 图1中T表示温度单位(℃),S表示盐度,等值线表示密度,红色点为温、盐度资料点,蓝色圆形代表黑潮水型(kuroshio water type),绿色正方形代表(north mid-pacific water type),黑色菱形代表(north deep-pacific water type)。可以明显看出南海该区域上层海水很可能是来自北太平洋地层水和黑潮水的混合,密度特征值在20—27之间。 图2(a) 图2(b) 图3(a) 图3(b) 在温度(图2(a))以及盐度(图3(a))剖面图中分别绘出23条剖面曲线,其中红色圆形代表台风经过前(8月2日—9月27日)各层海水的平均温、盐度值,紫色三角形代表台风经过后(10月1日—10月29日)各层海水的平均温、盐度值,黑色十字形代表整个观测过程的各层海水的平均温、盐度值。图2(b)和图3(b)反映的是台风经过前后平均温、盐度变化。对比图2(a)与(b),清晰地显示出台风经过前后各层海水的平均温度都有所降低,表层降温最为明显达3.156℃,100m深度附近降温最小只有0.784℃,随深度增加降温逐渐减弱;温度剖面整体分布式表层和深层温度随深度变化慢,中间层温度随深度变化快,与实际情形相符。对比图3(a)和图3(b),台风经过前后各层海水的平均盐度的变化就显得更为复杂,在5m—80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各层海水的平均盐度明显增加,80m-100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各层海水的平均盐度略有减少;而100m-150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各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也有所增加,150m-450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各层海水的平均盐度也不断减少,很可能是台风造成海水的垂直方向运动将底层营养盐丰富的海水带到表层再加上台风的旋转作用是海面高度变化使得盐度变化较为复杂。盐度剖面整体分布上层变化范围大深层变化范围小,呈现出“两高两低”的分布型式,同样与实际情形相符。 有此可以看出,虽然台风会给海洋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海洋温盐结构的分布特性却依然倾向于保持原来的状态,台风仅造成局部差异性的增大,整体上仍遵从海洋本身的分配机制。 3.2从等温、盐度断面图中看混合层的变化 以观测时间(即段面序号)和深度建立等温、盐度断面分布图,图4(a)是等温度断面,图4(b)是等盐度断面。 图4(a) 图4(b) 台风经过前是断面(1-15),经过后是断面(16-23)。前后对比可以看出温度等值线先是密集后变得稀疏,说明混合层在加深。温度前后呈现减小的趋势,盐度开始层次分明后来呈现上层增加中间层减少趋势,但整体分布特性却前后大体一致,同样说明了台风虽然使得海水的垂直运动增强,但海洋原本的温、盐度分布机制不变,很大程度上和水团的混合特性有关。 4中尺度运动 通过对Argo剖面浮标的定位追踪绘出了观测过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