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doc

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干旱是世界农业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据统计 ,世界干旱、 半干旱区占地球陆地面积的 1∕3。我国干旱、 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50 % ,特别是我国北方农业区干旱尤其严重。即使在湿润地区 ,也时常受到旱灾的侵袭。干旱对世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胁迫中居首位 ,其危害相当于其它自然灾害之和〔 1〕。因此 ,植物抗旱性研究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它的研究涉及形态解剖学、 生理学、 生态学、 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等诸多学科。关于植物抗旱性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已有不少,本文对其研究历史和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力争使人们对植物抗旱性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有一全面和规律性的认识。 1   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概况 Schow 早在 1822 年提出了” 旱生植物 ( xerophyte)” 的概念 ,对旱生植物上的一些结构特征展开解剖研究。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 ,人们未能把植物的解剖特征与环境关系及植物生态生理分析结合起来 ,使得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植物抗旱性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纯粹的形态解剖上〔 2 ,3 ,4〕。19世纪末叶 ,随着新的植物学科 - 植物生态学的诞生 ,植物抗旱性的研究得以发展 ,人们开始把植物的抗旱性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植物生态学的两位奠基人 Warming和 Schimper强调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外界环境对植物有机体的直接影响 ,把水分作为植物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Warming 依据水分状况的特征 ,首先把陆生植物划分成三大类 ,即:旱生植物、 中生植物(mes ophytes)和湿生植物(hy2grophyte) 。Schimper (1898) 在对旱生植物进行研究时 ,把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与植物生理分析结合 ,试图从荒漠植物的水分平衡方面说明旱生植物形态解剖特征。荒漠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如:角质层、加厚的表皮细胞外壁、 深陷的气孔、 蜡质层、 表皮毛等 ,使旱生植物具有较低的蒸腾作用 ,使旱生植物节约地使用极其困难地获得的水分。这一原理在当时获得大家的公认 ,成为人们划分旱生植物的标准。但是 ,论断并不是完美的 ,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些学者 ,如 K ammerling (1914)等 ,发现有些旱生植物的构造和蒸腾作用特征不符合这个原理 ,并把这些植物命名为” 假旱生植物” 。其后 ,许多植物学家 , Huber (1924) 、 查连斯基(1901)等通过形态解剖和生理实验 ,证明许多旱生植物的旱性特征使旱生植物具有较高的蒸腾强度。这一思想的出现动摇了Warming和 Schimper 的理论 ,使之最终为人们所摈弃〔 5〕。由于 Warming 和 Schimper 在植物学界的地位 , 使很多学者坚信他们的理论 ,最终导致在植物学界爆发了关于旱生植物结构与植物蒸腾作用的论战。以 H.A.马克西莫夫(1916 ,1926) 、 Huber (1924) 、 H.Walter (1926) 、 Seybold (1929) 为代表的学派 ,把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和其机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进行联系紧密的生理试验。认为由于对不同环境适应方式的不同 ,旱生植物的构造和生理特征多种多样。只有在相同的干旱条件下 ,才表现出相同的旱性结构 ,即:细胞体积减小 ,单位面积的气孔数目增加 ,叶脉网更加密集 ,绒毛更加厚密 ,角质层和蜡质层更加厚 ,栅栏组织更加发达 ,海绵组织较不发达。这些结 构使得叶通气更加强烈 ,同化作用和蒸腾强度比中生植物、 湿生植物强。同时指出 ,Schimper (1898)学派存在明显的缺陷 ,它的拥护者没有进行正确的生理试验 ,想当然地仅仅依靠荒漠植物的形态解剖的资料来确定植物水分状况性质 ,认为旱生植物的特征是把荒漠植物的蒸腾强度减小到极小值〔 5〕。20世纪60年代以后 ,现代植物生理学家证明旱生植物的蒸腾作用与中生植物相比 ,没有绝对的高或低 ,而是随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而变化〔 6~28〕。尽管如此 ,现代生态生理学奠基人之一 H. A. 马克西莫夫的植物抗旱性研究方法 ,即把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 机能以及其生存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进行正确的生理试验 ,仍然是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理论依据。 我国关于植物抗旱性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虽然起步较晚 ,但研究处于学科的前例。1961年陈庆诚研究了宿勒河荒漠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开创了我国旱生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之先河。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末 ,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旱生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进入80年代以来 ,我国旱生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迎来了大发展。大批的学者投身于旱生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 ,取得了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