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 物1.ppt

植 物 问题 植物有哪些? 为什么有些地方植物茂密、而有些地方寸草不生? 为什么有的植物高大,而有的很矮小? 有些植物为何会落叶,而有些植物却是常绿的? 为什么南方、北方的植物不一样? 为什么有些植物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而有些植物仅局限于局部地方? 为什么有些植物生长在水中,而有些植物生长在陆地? 为什么有些植物能够生长在严酷的环境,而有些植物只能在优越的环境生存? 为什么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植物不一样,景观不同? 为什么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植物的种类、景观会发生变化? 一、《植物地理学 》概述 定义: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植物地理学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常与动物地理学(Zoogeography)合称为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 与植物地理学关系密切的相邻学科: 植物学 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植物地理学的起源是很古老的,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注意到森林、草旬、草原、沼泽等等这些植被类型的区别,以及它们与一定环境条件的关系,但是他们的观察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 我国最早用文字记载了植物地理思想。如周代(公元前1066-403年)的《诗经》记载,“山有榛,隰有苓” (榛子生长在高山上,赤药生长在低地方),“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山上分布有刺榆,低地分布有榆树……山上分布漆树,低地分布栗树),“阪有桑,隰有杨”(坡上有桑树,低地有杨树)。可见当时就注意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有不同的植物。特别是刺榆和榆树是两种非常相近的树木,而当时就能注意到它们的生态分布的差别。 西周(公元前1066一771年)时代的“禹贡”,在描写兖州(华北平原东部)的植被时说“厥草惟繇,厥木惟条”(草茂树稀),从兖州往南到徐州境内(鲁南、苏北皖北一带),则是“草木渐包” (草木丛集,覆盖大地),再到南方的扬州(长江下游)就成为“篠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竹类密集,草茂盛,树高大)。这是当时对黄河下游,直到长江三角洲地带,植被水平分布的记述,是非常有价值的植物地理学思想。 战国(公元前475-221年)时期的《管子·地员篇》的作者,根据实地的观察,分析了土地与植物相互关系的规律性,比禹贡更前进了一步。值得注意的是《管子·地员篇》已注意到山地植物的垂直分布现象以及阴阳坡的差别。 秦汉以后,对于植物与个别生态因素的关系,历代也有一些观察和记录。例如,就植物与水分的关系而言,明代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有不少记载,三棱多生荒废玻池湿地, 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等等。李时珍还按植物生长环境来分类植物,例如在草部之下,他分为山草、隰草、水草、石草,显而易见这主要是按环境水分状况来划分植物的。 《左传》云,“松柏之下,其草不殖。”意思是在松柏林下,草长得不好,不繁茂。 苟况在《劝学篇》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说,扫帚苗生长在大麻地中,由于大麻群落比较郁闭,下层光照很弱,扫帚苗为了争取光照,快速上长,而各侧枝相对受到抑制,结果主茎长得又长又直。这是对光因素影响观察的例子。 我国古代对于植物地理现象已有许多观察和记录,可借它们比较零碎,没有总结形成系统的一理论。 在西方,最早发现植被的地理变化,是古希腊学者提奥夫拉斯特(Theophrastus,公元前372-287年,亚里斯多德的学生),他于公元前334-332年远征印度,他观察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植被,并把这些观察记述于植物历史和关于植被的论文二书中。 亚历山大·洪保德为植物地理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洪保德以前,虽然积累了不少有关植物地理学的事实和零碎资料,但井未总结成为独立的科学,洪保德把这些个别事实和零碎资料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成为独立的科学。 洪保德在1807年发表植物地理学知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植物地理专著。他第一次提出了植物地理学这个名词。他清楚地论证了植被与气候的联系,指出等温线在植物分布上的意义。第一次在科学史上建立了关于植物外貌类型的概念,他也注意到植物在大自然中的分布并不是散生孤立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集合成为群落的。 洪保德以后,丹麦人斯考(Schouw,1789-1852)推动了植物地理学的发展。他于1822年发表《普通植物地理学基础》,讨论了外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阐明了植物地理学的三个古典方向,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生态地理学和植物历史地理学。 1855年,阿尔逢斯·德·康多(Alphonse de Candolle,1806-1893)出版了《植物地理学》,探讨了温度、光、湿度与植物分布的关系,强调“积温”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其最大贡献在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