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例题.doc
中考化学讲座第二讲 例题
主讲:立达中学 张传志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知道,在稀盐酸溶液中存在H+、Cl-和H2O,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试验研究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2、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变红?
问题情景
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白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看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用简单的试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B A
浓氨水 蒸馏水和酚酞
3、甲、乙两同学想了解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他们做了以下研究:
猜测与假设: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可能有____________种情况;
设计与实验:用PH试纸来检测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 检测结果 甲同学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
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钾溶液沾在PH试纸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钾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讨论和分析: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碳酸钾溶液酸碱性的结论: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你认为______________同学操作不规范。为什么?
4、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了白色固体,现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请完成下表。
假设 验证方法及试验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介绍的三种金属Mg、Ti(钛)、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研究。
提出假设:a、Ti金属活动性比Mg强,b、Mg金属活动性比Cu强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
请回答:
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B.使表面不平整,易反应
C.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D.使反应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2)填写下表种的有关现象和结论:
Ti Mg Cu 与盐酸反应 放出气泡
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
速度快 _________ 结论 原假设中__________不正确(填a、b或ab)
理由_________;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注水 通入二氧化碳
干燥试管
干燥蓝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变红色
I II III
请回答:
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要进行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用语言素数或图示均可)
7、某校研究小组查阅化学史料时发现:
早在300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该学习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索,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缘故
实验验证:
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称量前需__________。 ②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微热,观察到金属钠着火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________。 ③将锥形瓶塞取出一会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________。 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
8、小王、小李与小陈三位学生去游泳池游泳,小王对池内“蓝色水”产生好奇,引发了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培養幼兒處理逆境能力」親子學習課程.ppt
- 「廢棄物輸入輸出過境轉口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公聽會會議紀錄.doc
- 「建置癌症卓越研究體系計畫」99-102年度企劃案徵求-長庚大學研發處.doc
- 「張釋之執法」教學示例.doc
- 「我的家庭真可愛」主題…-信誼基金會.ppt
- 「環境毒害講座課程」上課參資.ppt
- 「管教及保持良好親子關係」講座投影片,歡迎按此觀看。-聖公會基恩小學.ppt
- 【中文名称】盐酸;氢氯酸-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doc
- 【人力資源管理】期中重點整理.doc
- 【同步练习】.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